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凤凰
作者:朱熹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1
价格:2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72920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朱熹
  • 四书集注
  • 中國哲學
  • 诸子
  • 王浩
  • 学术
  • 国学
  • 四书
  • 集注
  • 儒家经典
  • 国学
  • 古代文献
  • 文化
  • 教育
  • 传统文化
  • 经学
  • 注释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四书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简称,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作之一,包括《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或分为7卷)。朱熹编撰《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直至去世前仍在修改,可见用力之深。《大学》与《中庸》原是《礼记》中的篇章,至宋代时为理学家所重,被单独抽出。朱熹对二书加以注释,前加“序”,每章之后又进行总括。尤其是《大学》一书,朱熹以程颐的《改正大学》为底本,将《大学》分为“经”1章,“传”10章,重新编排了章节。为了阐释理学思想,还按照自己的观点编撰了一篇“格物传”补人《大学》中。朱熹对《大学》、《中庸》的注释以直抒己见为主,故称为《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大学章句》内容丰富,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理学之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包含了理学的主要内容,所以朱熹认为《大学》是“初学人德之门”。《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重要著作,含有儒家相传的思想原则,“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中庸》所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亦为朱熹所推重。《大学》和《中庸》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论语》、《孟子》二书,分别记述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是反映孔、孟儒家思想的基本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在注释《论语》、《孟子》时,朱熹大量引用了程颢、程颐及他人的说法,所以二书以《集注》命名。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200年4月23日),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又曰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滄州病叟、雲谷老人,南宋理學家,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實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尊稱為“朱子”。在中國,許多人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曆高孝光寧四朝,一生清白,貧困時多,雖餐食常有不繼,然非分一文不取。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儒家的思想經其整理注釋才普遍為人所瞭解。世稱朱子,又稱朱文公。

目录信息

前言整理说明大学章句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论语集注 论语序说 读《论语》《孟子》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一 阳货第十七一 微子第十八一 子张第十九一 尧日第二十孟子集注 孟子序说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附录 四书章句附考序 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這次單面影印的清代吳志忠校刊的《四書章句集注》能夠順利出版,我終於鬆了一口氣,因為我知道這是多麼的不容易,也看到了下一步《毛詩注疏》和《史記》的出版希望。作為或多或少參與了這項活動的人,也有義務來說幾句,也算述述衷腸,也叫打廣告: 最初是打算湊集200人然後找...  

评分

不說影印版本優劣,因為確實不太懂。 就書本身來說,封面設計有種沉鬱之美,內頁用紙也典雅,影印的字大且清晰,十分易讀。 而裝訂不說十全十美,也算得上不錯。 再談價格,可能有人會覺得稍貴,當然也包括我。 但是真的沒辦法,印量上不去一切都是扯淡,就印了1000本,能把...  

评分

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喜欢之分。对于华人,儒家的人生观没有是否喜欢之分,只有是否系统的了解之分。 朱熹的注释浅显易懂,同时注入了理学的思想,很有利于全书的理解。  

评分

© 声明:除特别注明,Kong-Zi.com 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我读《论语》《道德经》》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kong-zi.com/post/1992.html 最近,我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细细地读完了儒家经典《论语》和道家经典《道德经》,顺道阅读了四...  

评分

《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用户评价

评分

人家这是蒙学╮(╯▽╰)╭

评分

参阅网上“三才童子”的解说(推荐),读完《大学》、《中庸》,参阅杨伯峻译注,读完《论语》、《孟子》,断续四年有余,总算读完这本古籍,也算是去库存。朱熹的《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实难下咽,因为他意欲借用古人学说,兴发自个儿的理论,让人严重怀疑其治学的诚意和水准。(先入为主,以理学的框架解释古人的学说,满是私货;对《大学》的改编也表明朱老夫子智商之平庸情商之迂腐。)而其创建的理学又实在让人觉得枯燥僵硬,这也许也和朱熹的治学和行文风格有关,太过刻板,匠气太重,一副理科生的面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对于阅读两书当然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只是仍需有所取舍,有所辩驳。故《四书》不可不读,而《四书集注》不可尽信也。《四书》当然不是读完就作罢的书,第一遍算是了解与认识,后续仍要再读。

评分

顶礼膜拜

评分

人家这是蒙学╮(╯▽╰)╭

评分

参阅网上“三才童子”的解说(推荐),读完《大学》、《中庸》,参阅杨伯峻译注,读完《论语》、《孟子》,断续四年有余,总算读完这本古籍,也算是去库存。朱熹的《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实难下咽,因为他意欲借用古人学说,兴发自个儿的理论,让人严重怀疑其治学的诚意和水准。(先入为主,以理学的框架解释古人的学说,满是私货;对《大学》的改编也表明朱老夫子智商之平庸情商之迂腐。)而其创建的理学又实在让人觉得枯燥僵硬,这也许也和朱熹的治学和行文风格有关,太过刻板,匠气太重,一副理科生的面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对于阅读两书当然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只是仍需有所取舍,有所辩驳。故《四书》不可不读,而《四书集注》不可尽信也。《四书》当然不是读完就作罢的书,第一遍算是了解与认识,后续仍要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