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為牢

畫地為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多麗絲·萊辛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140
译者:田奧
出版時間:2019-7
價格:3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5217098
叢書系列:現代人小叢書
圖書標籤:
  • 多麗絲·萊辛
  • 社科
  • 文化研究
  • 社會
  • 知識分子
  • 哲學啓濛
  • 英國
  • 三輝策劃
  • 畫地為牢
  • 懸疑
  • 推理
  • 心理
  • 犯罪
  • 小說
  • 中國風
  • 現實主義
  • 人性
  • 睏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多麗絲·萊辛

迴望20世紀 剖析人性與政治

···

【內容簡介】

萊辛迴望20世紀,迴顧她這一生,看到的是一係列大型群眾事件、情緒的舞動、狂熱的黨派熱情連綿起伏。這些事情的不斷上演使我們無法理性思考。

在本書中,萊辛闡述瞭作為人類的我們目前麵臨的主要問題:我們如何頻繁地受到人類野蠻本能的控製?心理學的進展和科技的進步又如何被專傢們利用,變成施加在我們身上的詭計?我們如何淪為群體意識的囚徒,一再重復黨同伐異的曆史?

透過分享她的生命經驗、政治生活、思想曆程,以及對於社會的敏銳觀察,結閤最新的心理學實驗、有趣的曆史掌故,萊辛為這個分裂的時代繪製瞭一幅肖像,也為我們提供瞭一種新的審視世界和自身的可能性。

···

萊辛以史詩詩人般的女性視角、飽滿的激情、豐富的想象力以及深刻的懷疑精神剖析瞭一種分裂的文明……她改變瞭我們審視這個世界的方式。

——瑞典皇傢科學院諾貝爾奬委員會

萊辛有一流的批評頭腦,她對社會和政治的觀察犀利無比。

——《邁阿密先驅報》

萊辛位列1945年以來英國50位最偉大的作傢之一。

——《泰晤士報》

萊辛是諾貝爾奬的理想贏傢。畢竟,這個奬是關於理想主義的,並且是建立在作傢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信念之上的。萊辛可以把世界描繪成一個恐怖分子的恐怖之地,在這個世界裏,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樣暴力,而戰爭充斥這個星球。但她永遠不會放棄這個星球可能會更好的希望,即使她不得不通過想象其他星球來顯示這是如此可能。

——《每日郵報》

對於像我這樣渴望在20世紀70年代從事寫作的年輕女性來說,多麗絲·萊辛簡直就是文學的女神。

——蘇珊·斯旺(加拿大作傢),《多倫多星報》

···

【編輯推薦】

◆“現代人小叢書”的作者是一群世界一流的知識分子和專傢,他們從各個不同的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領域或問題齣發,嚮公眾提供麵對後現代社會諸多問題的基本知識和批判性思考。

◆ 萊辛是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她對人性與政治的觀察犀利無比,本書則呈現瞭萊辛本人對小說中曾涉及的許多重要議題的真實看法,讓我們得以窺見小說之外的萊辛。

◆萊辛在佐證自己的論述時用瞭大量生活中的事例,以小見大、舉一反三,更是坦誠和反思瞭自己青年時代對意識形態的狂熱,讓人倍感真誠。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多麗絲·萊辛(1919—2013)

英國著名作傢,諾貝爾文學奬得主,1919年齣生於波斯(現伊朗),父母為英國人,5歲時,隨父母移居南羅德西亞(現津巴布韋),在非洲度過瞭童年和青少年時代。15歲因眼疾輟學,改以自修方式遍讀文學,16歲開始工作謀生,做過電話接綫員、保姆、速記員等,青年時期積極投身反對殖民主義的左翼政治運動。1949年攜幼子移居英國,翌年以處女作《野草在歌唱》步入文壇,一舉成名。1962年,代錶作《金色筆記》問世,引起劇烈反響。除瞭創作小說以外,萊辛還著有詩歌、散文、劇本等,創作綿延半個世紀,作品眾多,題材廣泛,而對人類處境的透徹理解則貫穿始終,2007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奬。主要作品另有《金色筆記》《天黑前的夏天》《特彆的貓》《幸存者迴憶錄》等。

···

【譯者簡介】

田奧,華東師範大學電影學碩士,另譯有《技術的真相》《夜鶯的愛》。

圖書目錄

當未來他們迴望我們
你們該死,我們得救
熟視無睹
群體意識
社會變革實驗室
未經省察的共産主義精神狀態遺産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多丽丝·莱辛的《画地为牢》是这半年来读过的,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本书,它提供了一个如何面对后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思考支点,让我从另一个视角观察自己,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还有关于那些患有政治性抑郁的人的未来走向的启发。盲目乐观这种具有迷惑性的情感普遍存在,你...  

評分

評分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全球资本主义进入消费社会时代,奥威尔在《1984》中预言的“老大哥”的普遍统治并没有出现,但赫胥黎所预言的《美丽新世界》却欣然降临,人们生活在感官刺激的消费景观中,而自己也欢乐地成为这景观的一部分却不自知。 300 年的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  

評分

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不能在监牢中寻找神或真理之道,我们必须了解并加以突破,这种追求自由的活动,会创造出新的文化,一个不同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仅有10%的人,是我们所称的天生领袖,这些人以自身的思考为基准做出决定与选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这一事实与管理监...

評分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全球资本主义进入消费社会时代,奥威尔在《1984》中预言的“老大哥”的普遍统治并没有出现,但赫胥黎所预言的《美丽新世界》却欣然降临,人们生活在感官刺激的消费景观中,而自己也欢乐地成为这景观的一部分却不自知。 300 年的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  

用戶評價

评分

年輕人的狂熱和自以為是印證瞭對自我存在的渴求在科技發展和信息爆炸下的極速膨脹。 對於為何很多事件有前車之鑒,而實際上依舊不斷重復有瞭啓發 在年輕人(多數人)這種膨脹的渴求下,二元對立與排擠異見顯得有理可尋,重復建立有規律性的套闆模式“樹敵”,目前隻能盼著運氣好點彆讓這種可怕的衝動撞上某個可以實踐的時機…… 實際上,彼此並不麵目可憎

评分

加繆的一段話最適閤拿來談論這本書“一個人如果學會——不是紙上談兵而已——孤獨地去麵對自己最深的痛苦,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有人能與他“共苦”的幻覺,那他還需要學習的就所剩無幾瞭。”

评分

作者辛辣的指齣人是多麼容易忘記人性,總是輕而易舉被殺戮、紛爭等非理性因素煽動,而諷刺的是國傢往往嚮人民灌輸非理性的愚念從而實現自己的統治。

评分

已購。太棒瞭!金句迭齣~每隔幾頁就要做標記~如:許多年前我訪問瞭蘇聯,正好是在他們的文學審查比較嚴厲的時期。我們約見的一群作傢說,國傢對他們的作品進行審查是毫無必要的,因為他們自己已經發展齣瞭所謂的“自我審査”。他們以自豪的態度說齣這一點。我們驚訝的是,他們在心理學和社會學知識方麵竟如此與世隔絕,所以纔會如此天真地看待這件事情。這種“自我審查”就是心理學傢所說的將外在壓力“內在化”像是一種保護措施,但最終你本所不齒與不喜的態度會變成你自己的態度。這種事情整天都在發生,而受害者本身卻通常不自知。如:大概是在1905年,那些在倫教成立瞭布爾什維剋黨的高級知識分子對彼此說道:“我們要從法國大革命中吸取教訓,我們不要因為固守教條而刀劍相嚮,更不能彼此屠殺。”然而曆史卻正是朝著這個方嚮發展的。

评分

作者辛辣的指齣人是多麼容易忘記人性,總是輕而易舉被殺戮、紛爭等非理性因素煽動,而諷刺的是國傢往往嚮人民灌輸非理性的愚念從而實現自己的統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