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的亚洲观

近代日本的亚洲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日]子安宣邦
出品人:
页数:204
译者:赵京华
出版时间:2019-8-1
价格:49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6169
丛书系列:子安宣邦作品集
图书标签:
  • 子安宣邦
  • 日本
  • 日本思想史
  • 日本研究
  • 日本史
  • 思想史
  • 历史学
  • 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
  • 近代日本
  • 亚洲观
  • 历史研究
  • 国际关系
  • 日本外交
  • 亚洲历史
  • 近代史
  • 地缘政治
  • 文化视角
  • 殖民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近代日本的亚洲观》中,子安宣邦集中考察了东洋、亚洲和东亚这三个概念的历史发生轨迹。特别是对其中的“东亚”概念如何在20世纪初的日本,从作为文化上的概念逐渐转化为帝国地缘政治上的话语,而由日本首先提出并流通于该地区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知识考古学式的清理和解构分析。这是本书要讨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宗旨,表明它不仅是有关“东亚”的思想观念史,同时也是密切关注当下知识生产并与对话和辩驳的著作。

基于学理考据而积极参与话语实践,是本书最突出的特色。通过阅读本书,中国读者可以了解近年来的日本思想界、知识界,乃至日本社会对于“东亚”这一曾经具有特定历史、思想和政治内涵的概念有着怎样的理解?这个概念又有什么样的思想史传承?战后七十年的今天,这些问题已经得到彻底思考,还是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可以通过本书得到一个脉络清晰的基本认识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子安宣邦 1933年生。日本著名思想史学者,毕业于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对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代表的时代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其思想卓然成家,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译者简介:

赵京华 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作有《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周氏兄弟与日本》等;译著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人歌人哭大旗》《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等;主编《柄谷行人文集》六卷本。

目录信息

致中国读者
序言 《文明论概略》与亚洲认识
一 文明化的设计图
二 文明乃相对的概念
第一章 “世界史”与亚洲、日本
一 亚洲视角和江户视角
二 1850 年这一时刻
三 组合到“世界史”中去
四 昭和日本与对“世界史”之再认识
五 战争与“世界史的哲学”
六 “世界秩序”的主要成员日本
七 “世界史”的终结与历史转折
八 “世界史的哲学”之教训
第二章 黑格尔“东洋”概念的紧箍咒
一 《武士道》与黑格尔
二 东洋的专制
三 作为西洋异质性的东洋
四 “脱亚”的文明论构图
五 东亚国际秩序的重组
六 结语
第三章 昭和日本与“东亚”概念
一 前言
二 “东亚”一语
三 文化史上的“东亚”?
四 “东亚协同体”理念
五 从“东亚”走向“大东亚”
六 置“东亚”一语于死地,便产生了“East?Asia”吗?
第四章 什么是问题所在——关于广松涉“东亚新体制”的言论
一 是标题的问题吗?
二 帝国日本的世界史表象
三 帝国日本诸话语的相同性
四 帝国日本与“东亚”概念
五 “东亚协同体”论
第五章 关于东洋社会的认识
一 何谓“东洋”?
二 “东洋”理念与日本
三 “东洋”在何方?
四 日本的历史实践与“东洋”
五 为什么是“支那”呢?
六 日本近代与差异化
第六章 巨大的他者——近代日本的中国像
一 前言
二 作为巨大他者的中国
三 18 世纪日本的中国像
四 “脱亚式”日本近代的战略
五 20 世纪前期的日本与中国
六 认识作为他者的中国的视角
七 结语
第七章 “东亚”概念与儒学
一 前言
二 “东亚”概念与日本
三 “东亚”的发现
四 文化上“东亚”概念的成立
五 文化上之“东亚”概念的内涵
六 帝国日本与“东亚”概念
七 “东亚”与“儒学”的多元化视角
八 从实体的“东亚”走向方法论的“东亚”
第八章 近代中国、日本与孔教
一 康有为与孔教国教化
二 何为孔教国教化
三 服部宇之吉与孔子教论
四 孔子与统一帝国的理念
五 日本国家的天命
六 中国的伦理性根底
七 孔教去了何方?
八 孔教与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
九 支那的腐败已经足矣
十 中国民众与道教
第九章 “日本一国文明史”的梦想——关于《国民的历史》
一 妄自尊大的孤立者
二 “战争”在继续
三 日本一国文明史的过剩叙述
四 以“文明”叙述历史
五 以“人种”来叙述战争
六 杀戮者的辩解
七 帝国日本遗志的继承
八 否定他者与一国的同一性
九 “诸神之国”日本
十 把 GOD 译成“神”的错误
后记
译后记
书名一览
人名一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被卷入世界史的日本最初以被审判者姿态出现,黑格尔对东方专制的批判与马克思的亚细亚体制是法庭上的判词,日本的世界史的第一阶段就是在抗辩上出现的,福泽谕吉是第一个尝试将中国彻底他者化并且以文明多元论武装日本的辩手(18世纪中叶的华夷之辩没有摆脱小中华帝国观)。第二...  

评分

一、引言 世界体系理论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al Wallerstein)依据个人的经验指出,二战前后广为流行的“现代性”一词包含着两种明确的含义:一个是指最先进的技术,且强调技术进步的不断创新和永无休止,这种现代性通常表现在有形的物质上,具有更多的积极性和前瞻...

评分

一、引言 世界体系理论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al Wallerstein)依据个人的经验指出,二战前后广为流行的“现代性”一词包含着两种明确的含义:一个是指最先进的技术,且强调技术进步的不断创新和永无休止,这种现代性通常表现在有形的物质上,具有更多的积极性和前瞻...

评分

一、引言 世界体系理论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al Wallerstein)依据个人的经验指出,二战前后广为流行的“现代性”一词包含着两种明确的含义:一个是指最先进的技术,且强调技术进步的不断创新和永无休止,这种现代性通常表现在有形的物质上,具有更多的积极性和前瞻...

评分

被卷入世界史的日本最初以被审判者姿态出现,黑格尔对东方专制的批判与马克思的亚细亚体制是法庭上的判词,日本的世界史的第一阶段就是在抗辩上出现的,福泽谕吉是第一个尝试将中国彻底他者化并且以文明多元论武装日本的辩手(18世纪中叶的华夷之辩没有摆脱小中华帝国观)。第二...  

用户评价

评分

快读

评分

发现孙歌的〈寻找亚洲〉似乎完全没有使用到子安宣邦对“东亚”的批判性论说,至少从黑格尔“历史停滞论”到中国的“他者化”是一个反思近代日本“亚洲”言说的有效路径,比起孙歌自己七拐八绕的表述明快很多。当然子安宣邦的问题在于,无论是讲福泽的“脱亚论”也好,还是讲“近代的超克”也罢,他好像不吐槽两句丸山心里就不痛快,这对丸山先生毕竟是没有尽“忠恕之道”的。

评分

引用多,观点少,分析也不够深入。

评分

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读英美学者的文章,这钟满篇都是车轱辘话的书真有点读不下去

评分

本书主要是作者的演讲集,视野确实比较开阔,但是许多观点都是点到为止,不够深入。虽然深度不够,但是对于我这样对日本几无所知的读者还是有启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