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熱窩100年

薩拉熱窩100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陝西人民齣版社
作者:【日】梅原季哉
出品人:
頁數:220
译者:張大維
出版時間:2019-11
價格:3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413208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薩拉熱窩
  • 南斯拉夫
  • 世界史
  • 巴爾乾
  • 歐洲
  • 梅原季哉
  • 日本
  • 曆史
  • 城市
  • 迴憶
  • 薩拉熱窩
  • 時間
  • 變遷
  • 歐洲
  • 政治
  • 文化
  • 記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座城市,3個民族,100年,3次戰爭。

*20世紀在這裏開始,也在這裏結束。

*以薩拉熱窩的宏大曆史為經,以居住其中的三個傢族的曆史為緯,展現“歐洲的耶路撒冷”——薩拉熱窩曆經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南斯拉夫、波黑的百年激蕩。

*日本重量級媒體《朝日新聞》十年歐洲觀察。

這本書講述瞭被稱為“歐洲耶路撒冷”的薩拉熱窩這一亞歐大陸交通要道,這一宗教、民族、文化交匯之地*近100年的曆史。該書作者以薩拉熱窩的宏大曆史為經,以居住其中的三個傢族的曆史為緯,既展現瞭薩拉熱窩曆經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南斯拉夫、波黑的百年激蕩,又通過三個傢族的命運呈現瞭大時代下個體生命的真實經曆。作者梅原季哉,日本重量級媒體《朝日新聞》歐洲分社社長,十幾年間一直圍繞巴爾乾地區的曆史和戰爭進行采訪。

著者簡介

梅原季哉,《朝日新聞》歐洲分社社長。1964年生人,1988年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ICU)教養學部,後進入《朝日新聞》,開始記者生涯。曾以特派員的身份到訪布魯塞爾、維也納、華盛頓等地,後又在國際報道部擔任過編輯部主任等職。

圖書目錄

序章 這裏隻有戰爭嗎?
教科書中描寫的暗殺場景
“互相殺戮”並不是曆史的全部
透過平民傢史看薩拉熱窩百年
復雜錶麵的背後

波黑簡史——從古代到20世紀80年代
東西分裂的源頭
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
並入哈布斯堡帝國的版圖
奪得新領土的塞爾維亞
始於薩拉熱窩事件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四年間1000萬人死亡
埋下禍根的戰後處理
南斯拉夫王國的誕生
納粹傀儡國的統治
鐵托的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路綫
“一國之內”
反映國傢的真實形象
薩拉熱窩鼕奧會,八年後的戰火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南斯拉夫王國時代
20世紀的起點
埋伏在車隊必經之路上
是恐怖分子還是英雄?
抵製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樂會
追溯百年傢史
三代曆史世傢,“祖父曾目擊薩拉熱窩事件”
反塞爾維亞人運動
教職被剝奪,遭受嚴酷拷問
“我是歐洲人”
中世紀西班牙逃亡者的後裔
參與薩拉熱窩事件審判的伯父
南斯拉夫王國的統治
薩拉熱窩應有盡有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社會主義時代
納粹的侵略和互相之間的報復
未曾迎閤當局的祖父
從塞爾維亞人到“意大利人”
目睹野蠻的暴屍行為
庇護猶太人的義人
不受待見的一傢
同鐵托的偶遇
民族主義是禁忌
破滅的五環理想

南斯拉夫解體和內戰初期
關於“之前的那場戰爭”的記憶
米洛捨維奇的崛起
600年前的失敗
自由選舉帶來的後果
斯洛文尼亞、剋羅地亞獨立
三足鼎立
波黑共和國內聯閤執政的垮颱
“我們立場不同”
再次響起的槍聲
圍城中的薩拉熱窩
造成悲劇的地形
新南聯盟的形成

膠著之中
和平外交艱難前行
圍城中的生活
生命綫——地下隧道
通過藝術進行反抗
同敵人進行的奇妙交流
守護生活

塞爾維亞人即是“惡”嗎?
因“集中營”而備受譴責
從炮擊市場事件到北約空襲
“平庸之惡”
被同胞攻擊的塞爾維亞族教授
塞爾維亞人也遭到瞭屠殺
不走運的精英
偷偷贈予的警徽
五次逃脫

內戰結束和戰後體製
局勢變化和四個月的停戰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
代頓和平協議與內戰的結束
戰後的曆程
南斯拉夫的完全消失
“失去的二十年”

如何清算過去,如何講給未來
指責國際法庭的被告
將國際司法機構視為“反塞族”工具的風潮
對國際人道法的不理解
“年輕一代更理解我們”
曆史教育也給一綫教師帶來壓力
身份確認纔是邁嚮和平的起點

一體化是否取得瞭進展?
以民族均衡為優先的不正常的政體
比觀察員地位更高的代頓協議
猶太人幸存下來瞭嗎?
軍隊是罕見的一體化的象徵
不管是在波黑,還是在阿富汗
來到綠茵場上,還管什麼民族

歐洲人和穆斯林的雙重身份
主動皈依伊斯蘭教
被引渡至關塔那摩的“伊斯蘭激進派”
那不是我們的伊斯蘭教
“文明的衝突”並非必然

終章 從文明的十字路口,到普遍的人性
街景中的曆史
這不是“民族紛爭”
延續至今的多樣性和寬容傳統
對日本而言的普遍性意義
同曆史的和解與國際法
不人道罪行無法免責
圍繞戰後“審判”的不和諧音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萨拉热窝是不同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直至今日也未完全融合的地方。作者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从背负着各自文化的不同民族中,选出了三个从“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延续至今的百年家族来展现这些立场、宗教、语言都不相同的人们,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不可...  

評分

在南斯拉夫文化的诸国中,最广为国内大众熟知的,可能便是塞尔维亚。就笔者个人而言,从20世纪初引燃一战的塞尔维亚人刺客,到20世纪末北约军队轰炸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再到近期新冠病毒爆发后塞总统武契奇对华求助,这一系列或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或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評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萨拉热窝是不同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直至今日也未完全融合的地方。作者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从背负着各自文化的不同民族中,选出了三个从“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延续至今的百年家族来展现这些立场、宗教、语言都不相同的人们,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不可...  

評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萨拉热窝是不同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直至今日也未完全融合的地方。作者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从背负着各自文化的不同民族中,选出了三个从“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延续至今的百年家族来展现这些立场、宗教、语言都不相同的人们,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不可...  

評分

在南斯拉夫文化的诸国中,最广为国内大众熟知的,可能便是塞尔维亚。就笔者个人而言,从20世纪初引燃一战的塞尔维亚人刺客,到20世纪末北约军队轰炸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再到近期新冠病毒爆发后塞总统武契奇对华求助,这一系列或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或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寫百年曆史濃縮在一本書中

评分

為遙遙無期的波黑旅行做點準備

评分

背景讀起來不夠細緻,前情需要有一定曆史基礎讀起來會更清楚

评分

薩拉熱窩很遠,但民族主義很近。

评分

100年的事,20世紀所謂文明的動蕩從這裏開始也沒有在這裏落幕,動蕩沒有結束。隱匿的情緒或者政治隨時可以穿透你靈活的膝蓋和華麗的客廳。曆史的鬧劇為現實生活的人們留下瞭種種標簽。拒絕平庸的惡,撕下標簽站立著的人們,纔擁有和平的未來。日本記者寫的薩拉熱窩百年簡史。小書,兩天讀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