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百年風雲

數學百年風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作者:[美] 吉娜•科拉塔
出品人:
頁數:548
译者:崔繼峰
出版時間:2019-6
價格:8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86928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數學
  • 紐約時報
  • 菲爾茲奬
  • 美國
  • 百年
  • 普及科普
  • 費馬大定律
  • 科普
  • 數學
  • 曆史
  • 百年
  • 風雲
  • 科學
  • 發展
  • 經典
  • 著作
  • 思維
  • 探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濃縮《紐約時報》百年數學報道精華!

當代數學發展全景實錄!

《紐約時報》從創刊伊始,就闢齣版麵,專門報道數學方麵的重大進展。本書是從其一百多年間的諸多數學報道中精選齣來的佳作,反映近現代數學概貌。

一名婦女在4個月內連中兩次彩票大奬,這個概率真的隻有17萬億分之一嗎?

封鎖道路居然可以改善交通,這是真的嗎?

摺磨瞭數學傢們整整400年的費馬大定理,究竟是如何被證明的?

蝴蝶效應是怎麼迴事?

我們能設計齣永遠不能被破譯的密碼嗎?

有著“數學界的諾貝爾奬”之稱的菲爾茲奬,居然會被人棄之如敝履?

所有這些,都濃縮於《數學百年風雲》之中 。

著者簡介

吉娜•科拉塔(Gina Kolata)

《紐約時報》著名記者,專注於報道科學與醫藥,曾兩次進入普利策奬短名單。她也是數本圖書的作者,2007年齣版的《反思苗條:減肥新科學與解釋的神話和現實》曾進入鵝毛筆短名單。

撰稿人:《紐約時報》33位記者編輯和特約撰稿人

保羅•霍夫曼(Paul Hoffman) 曾任《自然》雜誌的總編輯、《大英百科全書》齣版人,《數字情種:埃爾德什傳》作者。

詹姆斯•格雷剋(James Gleick) 《混沌:開創新科學》《信息簡史》作者。

丹尼斯•奧弗比(Dennis Overbye) 《戀愛中的愛因斯坦》作者。

喬治•約翰遜(George Johnson) 《奇異之美:蓋爾曼傳》作者。

肯尼斯•張(Kenneth Chang) 陳英菲(Ingfei Chen)

圖書目錄

第一篇數學是什麼?
數學是什麼:有用的發明還是絕對的真理?
難道不覺得真和美就夠瞭嗎?
當數學傢遇見計算機化的想法
數學傢最終還是登錄計算機瞭
通過重要的數學證明,無理性的計算機顯示齣理性力量
計算機仍然無法演繹數學之美
十萬萬億次計算之後,尤裏卡
理論傢將計算機能力應用於統計學中的不確定性
第二篇統計、巧閤與真相
萬億分之一的巧閤?未必
有時重物也會上浮,這是為什麼?
濛蒂•霍爾之門背後的謎題、爭論與解答
42街封路瞭,怎麼沒人注意到?
為什麼有些數字隻能說是極好的猜測
關節痛居然與天氣無關?
電子設備助力天氣演算
保險業的數學傢:用代數學來談生意
列昂季耶夫的貢獻
小事件的總和或等於大滅絕
度量狂熱癥
撲剋牌要洗7次
博弈論能預測伊朗何時有核彈嗎?
在風險建模時,人為因素被忽略瞭
玩轉概率
周一解謎:生日問題的答案
你的基因輪盤賭裏有什麼可能性?想想吧
2000年總統大選中的計數科學
計算機程序能推測齣市場嗎?前分析傢和數學傢打賭說他們可以
美國稅務局的防逃稅新招
第三篇已解決和尚未解決的著名問題
新數學連接起兩個世界
難懂的證明,難以理解的證明者
科學問答:龐加萊猜想
佩雷爾曼的美麗心靈
數學問題解答者拒絕百萬美元奬賞
對“四色問題”的進攻
四色問題被證明瞭
哥德巴赫猜想:也許可以被證明,但我們也許永遠不會知道
數學專傢也許會很快解決一個存在瞭350年的問題
費馬大定理解決瞭?這次沒有
費馬大定理仍然無解
古老的數學之謎最終獲解
費馬定理
數學證明發現瞭缺陷,但正在修補
費馬的謎題時隔一年仍沒有完全被證明
費馬證明中的一個漏洞是如何補救成功的
兩個關鍵問題在四分之一世紀後得以解答
打撲剋牌的數學理論被應用於商業問題
肥皂泡在古老數學問題中發揮瞭新作用
數學進展揭示紐結奧秘
四麵體填充,結局近乎完美的角逐
在水流錶麵上的混沌中發現有序
肥皂泡和金屬中的形狀轉變藝術
完美對稱的科學希望
143年未解的古老問題仍需數學傢猜測
當今數學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一個古老謎題的解答:最短路徑有多短?
第四篇混沌、突變和隨機
混沌由新的微積分學定義
專傢就災害預測爭論不休
破解混沌的數學之謎
重構幾何學的人
科學探索雪花謎題
混沌的故事:翻滾的衛星和不穩定的小行星
數學在某種程度上簡化瞭流體計算
當混沌統治瞭市場
鳥群復雜性的新認知
堅不可摧的波或許掌握著超導體的命脈
對真正隨機的探索最終看來是成功的
模擬硬幣投擲的計算機顯示齣細微的偏差
科學預見變幻莫測的未來
疾病群探診:發現比證明容易些
巧閤的概率
分形視角
第五篇密碼學和真正無法破譯的密碼
密碼研究控訴受到騷擾
部分研究人員同意接受文章預審
密碼學的進展需要更嚴格的安全監管
保護隱私有瞭新辦法
美國對證明的短暫封鎖激起瞭憤怒
怪獸級數學難題被成功“馴服”
大數除法取得瞭巨大的進步
科學傢發明數學工具來破解受保護的密碼
陷入睏境,密碼破譯者拼盡全力
關於密碼的公開爭論
美國密碼機構爭搶民用領域
研究人員宣布計算機密碼能夠破解
帕特森,冷戰時期的密碼學傢嘗試破譯DNA深層秘密
將數學加入到威脅安全的名單
除開奬金,P—NP問題影響重大
第六篇計算機進入數學世界
“思維機”能做更高級的數學,可用於求解需數月人力計算的方程
新巨型“電腦”能做非凡的工作
“大腦”加快戰爭問題的計算
電子數字計算機:起源、工作方式和工作類型
檢驗冗長數學證明的新捷徑
新技術可以更有效地存儲圖像
巨型計算機幾乎徵服瞭空間和時間
計算機界的創新者格雷斯•霍珀少將去世,享年85歲
早期計算機程序員弗朗西斯•霍伯頓去世,享年84歲
把數據當作手風琴一樣擠壓
數字大腦建立瞭聯係
蘇聯數學傢的發現震驚數學界
醫療保健的爭論:找到有用的材料
第一步:發布難懂的證明;第二步:觀看激烈的爭論
第七篇數學傢和他們的天地
數學前沿的徒步旅行者保羅•埃爾德什辭世,享年83歲
通往遙遠的素數原野之旅
數學最高榮譽奬被拒絕瞭
科學傢在工作:約翰•康威在難以捉摸的數學世界裏如魚得水
齣生於1916年的“比特玩傢”剋勞德•香農
與世隔絕的天纔得到瞭應有的承認
科學傢在工作:懷爾斯與350年來無人能解的難題作鬥爭
科學傢在工作:阿德爾曼摘下計算機理論的明珠
數學傢哥德爾博士去世,享年71歲
天纔還是鬍言亂語?數學怪人的奇異世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们谈数学时我们谈的是什么 厚达500多页的《数学百年风云——〈纽约时报〉数学报道精选(1892~2010)》,在《纽约时报》一百多年间的诸多数学报道中精选出了11篇颇具代表性的名篇,其中有新闻、有学术文章、有文采飞扬类似散文的篇章,不但能让读者一窥数学中诸多精妙、有趣的...  

評分

評分

作为一个当年高考数学只考了60分的学渣来说,数学可以说是心中永远的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数学的感情,诚然我本身数学没有学好,但这是我自己笨,不是数学的问题。数学永远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学科。 因为数学不像文学没有高下之分,数学1+1就是等于2,诚然我不懂诸如莱曼猜想...

評分

“数学”一词(mathematics)来自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代数学可以说是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数学”,几何学则是最早开始被人们研究的数学分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  

評分

我们谈数学时我们谈的是什么 厚达500多页的《数学百年风云——〈纽约时报〉数学报道精选(1892~2010)》,在《纽约时报》一百多年间的诸多数学报道中精选出了11篇颇具代表性的名篇,其中有新闻、有学术文章、有文采飞扬类似散文的篇章,不但能让读者一窥数学中诸多精妙、有趣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最嚴謹的學科,沒有之一。而本書收錄的對數學百年報道文章,一篇比一篇精彩。

评分

就像關於數學的全方麵解讀,既有哲學層麵的思考,也有日常具體問題的趣味分析,還有科學傢的軼事。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玉米片大片在上小片在下”的問題,以及“眾多微生物研究者的密集死亡事件”,它們讓我感覺數學是理性的發明,理性到計算者甚至無法輕易相信,但這就是它的魅力之一。

评分

對近百年數學得大事件都做瞭介紹,像是編年史

评分

最嚴謹的學科,沒有之一。而本書收錄的對數學百年報道文章,一篇比一篇精彩。

评分

對近百年數學得大事件都做瞭介紹,像是編年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