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一战 纪实文学 德国 历史 路德维希·雷恩 小说 德国文学 纪实
发表于2025-05-13
战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一战”后最成功的反战纪实文学之一,1928年首次出版,已被译成近40种语言,全球销量逾50万册;
德军视角的《他们已不再变老》,比肩《西线无战事》,更洗练,更真实;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卡尔 • 冯 • 奥西茨基真诚推荐;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特奥多尔 • 豪斯撰序推荐。
……………………
◎ 编辑推荐
★ 根据“一战”历史改编的纪实小说,一部关于“一战”的反战经典,简体中文版在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引进;
★ 作者路德维希 • 雷恩是职业作家,曾是军人、人类学教授,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创作风格平静直率,通过战争中小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那段残酷荒谬的历史,让读者体味、思索最真实的“一战”;
★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虽已过去100年,但世界部分地区仍然战火纷飞。重读“一战”文学,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 内容简介
作品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路德维希 • 雷恩——一名五等兵,跟随大部队进军比利时和法国的经历。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一个个年轻人在身边倒下。但他一开始并没有对战争产生质疑,因为他与当时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都热爱自己的国家,渴望赢得战争。对雷恩来说,他的连队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没有时间为倒下的战友难过。
作者用朴素、冷静的语言描写了雷恩受伤后的恐惧、晋升后的骄傲、被授予二等兵铁十字勋章后的喜悦和阵地战时的无聊。之后,雷恩被提拔为中士,并再次受伤,在野战医院获得了一等兵铁十字勋章,但他内心深处开始抵触战争。1918年10月,雷恩回到前线,他发现所有人都对战争憎恨不已。不久后,一战结束了。
路德维希 • 雷恩(Ludwig Renn),原名阿诺尔德 • 维特 • 冯 • 格尔瑟瑙,1889年出生,1979年逝世,德国作家。曾是德国贵族,代表作有纪实小说《战争》和《战后》,后用成名作《战争》里的主人公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
西班牙内战时期,曾任国际第11纵队参谋长和台尔曼营营长。1939~1947年流亡墨西哥。1947年回国,任人类学教授、德累斯顿文化研究院院长和萨克森文化联盟主席等职。1950年迁居柏林,成为职业作家。
这两本书最后都没有下结论,但正是这一点,让它们更加意义非凡,发人深省。 我亲爱的孩子,保持忠诚,为人要正直,我能说的就是这些了。我给你寄了一双暖和的袜子,愿你好好活着。
评分超爱这种白描手法,貌似是张爱玲推崇的零度写作~~感觉雷恩和他的战友珍珠、拉姆、齐舍以及他的上司法比安、恩斯特就在我们身边。当小伙伴们离开时,雷恩连悲伤的力气和时间都没有。每个人都想远离战争,或者旁观战争,但却被迫亲临战场,亲历战争,葬送了生命和青春。 欢迎战争的人只有两种:蠢货和刽子手。 年轻的小伙伴们可能喜欢波澜壮阔或者大情大性的故事,对这种从头丧到尾的故事可能会排斥,甚至厌恶。没有关系,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审美倾向。 对于年轻的生命来说,生命的真相和意义可能残酷了一些。我在读这本书时,关注的重点也是战场上那些零零碎碎的生动和温暖——雷恩和他的战友之间的兄弟情,尤其是珍珠死时的大悲无声;即使在战场,雷恩也会关注天空、云朵、云杉、石头,被砍断的美丽的云杉让他叹惜,何况是生命了
评分再真实不过的一战记录,和大片无关,和主义无关,没有光荣与荣耀,只有无休无止的疲惫、恶臭、饥饿、冰冷、沉闷、死马和死人。典型的那个时代的写法,流水账一样记录,大量对话。不精炼,今天读来尤显冗长,读的时候无数次想把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丢给作者学习一下,想想海明威短篇里战场上那些普通人:突然看清战争真相掉头离开战场旋即被处死的法国士兵、战争前夜但求一醉的飞行员和坦克兵,而《战争》里这个人和那个人没有太大区别 ,无非是名字。读完回头看序,发现作者(德国人)和海明威(美国人)曾同在一个战场,没准狭路相逢过。
评分这是一本小说形式的回忆录,记录了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军服役的经历。整个故事可以说是把在和平时代想象的战争的那种光辉感剥得精光。没有英雄,没有热血沸腾,有的只是对伤口、饥饿、口渴、排便、疲劳的描写。虽说是小说的题材,但整个故事(尤其前半本)几乎看不到任何令人喜欢或者讨厌的情节以及角色。物资的匮乏使得冷冰冰的琐事接踵而至,让读者的脑袋不时地怀疑任何一部IMDB前500中的战争电影是不是都在放狗屁。
评分很少看到这么平静冷静到基本没有形容词的战争小说。但从这些波澜不惊的叙述下,却是血淋淋的事实,看得人惊心动魄。作者多次在书中问到:“战争为了什么?”但直到最后也没有给出答案。答案在每个读者的心中。
路德维希·雷恩是本书作者的笔名,也是本书主人公的名字,他的原名是阿诺尔德·维特·冯·格尔瑟瑙。提起雷恩的《战争》,人们很难不联想到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并将它们进行对比。《西线无战事》在1933年被纳粹查禁,但《战争》却没有遭受同样的命运(作...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时光如水,日月如梭。身处和平年代,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二战结束也已经70余年,已经更迭了几代人,关于世界规模战争的记忆,似乎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只是偶尔在影片中,还能见到一些战争的场面,提醒我们曾经的战争是真真正正存在过的,也确实有非常难以计数的人,投入...
战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