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藝術 雜誌 我想讀這本書 獨立雜誌 2019
发表于2024-12-28
水象 第2期:移形換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一年一度的紙質實驗,「Be Water Journal水象」第2期,
更大的閱讀開本,全新的紙張與視覺呈現
本次推齣:
284頁中文版、76頁英文冊、1款循環再用便簽本、2款紀念海報
售價:中文版180rmb、中英文版230rmb
Issue 02 TRANSFOR MING 移形換影
通過對全球10位文化創造者的訪談,
探討當下的數字科技等新技術,
對創作、生活、社會之影響,並延展對未來世界的想象。
+64頁 特約專欄,
聚焦傳統再生、服裝科技、音樂的社會性……
An annual experiment with paper, Be Water Journal Issue 02
Larger format, exceptional visual presentation with new printing paper
Now available:
Chinese version of 284 pages and English version of 76 pages.
Notebooks made from recycled printing paper,
2 editions of commemorative poster.
Issue 02
TRANSFORMING
This issue covers 10 cultural creativ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who discuss with us how hav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other emerging new tech been changing their creations, lives and societies. Some of them share their thoughts accordingly on the presumable future.
64 pages plus, special features focus on regeneration of traditions, clothing technology and the sociality of music.
「地球這艘飛船上沒有乘客,我們都是船員。」
——Marshall McLuhan
探討當下迅猛發展的數字技術對創作、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是第2期刊物的起點。這個議題,放在當下的中國,尤其恰當。新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正深入地從最微小處、根本處,一點一滴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全然地、毫不遲疑地擁抱著新興技術的我們,未來會如何?對於這個充滿可能性甚至無解的問題,我們雖有諸多疑問和焦慮,但並未預先設置一個立場,而是不斷地觀察和學習,試圖去撥開雲霧。最終,我們採訪瞭10 位來自全球的「文化創造者」,他們或積極地採用新興技術進行具有想象力的創造,迴應當下,試圖重塑新的價值觀;或帶著理性和批判的視角,貼近觀察和反思技術所帶來的影響。
恐懼、擔憂、抱怨、控製,都不會讓這個世界變好。如果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更具想象力且令人心安的未來,那麼,從當下開始,或許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從點滴去推動正嚮的改變——不論你是去寫一首歌,還是做一頓飯。像本期10位受訪者,以及本期那些在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間搭建橋樑的朋友們那樣,將信念化為行動吧。
本期內容
Part I 想象力生活
當數學與哲學交匯之時
張周捷 | 設計師 & 數字藝術傢
獨立設計師、數字藝術傢。畢業於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為英國建築師協會訪問研究員,自 2010 年創立張周捷數字實驗室以來,一直是數字創作領 域的先鋒實踐者。
「人的價值感或許會缺失。目前來看,未來隻要是智能範圍的,『人工智能』今後都可以做,除此之外剩下的是甚麼呢? 人的感情、情緒,各方麵的生理需求,這些都是動物屬性的, 電腦不需要。人可以從服務業這類互相服務的工作之中解脫齣來,不用為他人服務,留給自己的時間更多。人活得就可以更純粹,迴歸到動物的狀態。」
詩意科技,重塑未來價值觀
Daan Roosegaarde | 藝術傢& 社會活動傢
荷蘭藝術傢、創新者,創立瞭社會設計實驗室 Studio Roosegaarde。他以社會設計創客身份,攜手設計師和工程師團隊創建瞭一係列 「未來景觀」設計。
「在某個時刻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足夠的錢和科技,但缺乏足夠的想象力。這個世界也需要一些社會化的元素,例如乾淨的水、空氣、能源,並且要嚮人們展示未來會是怎樣的。」
時間之河
Hibanana | 創意視覺藝術團體
Hibanana由視覺藝術傢劉唱和苗晶於2011年成立,他們現以紐約和上海為工作基地,他們的作品是藝術和科技的交點。
「數字科技帶給人的改變是革命性的:想象 70 年前,若沒有世界上的第一颱電腦;90 年代時,若沒有人發明互聯網;甚至 2000 年左右時,若沒有人發明智能手機⸺你的生活是怎麼樣?就像『進化論』,我們已經似乎必須隨『科技』逐流,因為這是必然發生的。」
一位信仰技術進步和創新的「新盧德主義者」
朵寧 | 建築師
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係,曾於「標準營造」、「非常建築」等建築事務所工作;後前往倫敦 AA 建築聯盟學院研究生部深造,迴國後與建築師高岩共同創辦「度態建築」; 2017 年,創立瞭傢具品牌「點造」。
「在一個現代社會中,你應該瞭解這些科技都是怎麼來的。當你能夠理解技術的時候,也許你跟科技和機器的關係會更平等,或者至少你會產生危機感,去進化齣新的生存策略和解決方案。 」
未來手工藝玩傢
KOBAKANT | 藝術傢團體
來自柏林的女性藝術傢Mika Satomi與Hannah Perner-Wilson,於2008年組成藝術團體 KOBAKANT,通過使用紡織品手工藝及電子元件,迴應當今的「高科技社會」。
「智能紡織的混閤工藝令我著迷的地方在於,其中蘊含的廣闊可能性與超越想象的應用方式。這樣一種柔軟的科技,從最初在形式與功能上的無預設狀態,最後被運用於包覆在人體上。」
Part II 數字科技下的時裝型態
超自然力寓言
Xander Zhou | 服裝設計師
曾攻讀工業設計,荷蘭遊學多年後於 2007 年創立個人同名品牌 XANDER ZHOU。他是首位登入「倫敦男裝周」 官方日程錶的華人設計師,名列 2017、2018 年「BoF 500」榜單。
「現在我們談到的 Diversity(多樣性),並不局限於人類社會,而是人類、非人類、地球、 外星、宇宙以及所有智慧的 Diversity。」
被網絡標籤化以後
蘇五口 | 服裝設計師
設計師,生活和工作於廣州。他於 2015 年創立瞭Purlicue 服裝工作室。
「有些服裝設計師,以服裝為核心,觀察生活,不斷餵養。而我做東西的思維是階段性地對事物歸零、重新審視它。」
Part III 數字身體與形象
如在夢中:重慶 & 利物浦「韆禧一代」
Teresa Eng | 攝影師
加拿大華裔攝影師,現於英國倫敦工作和居住。2008 年畢業於倫敦傳媒學院,獲攝影碩士學位。 她的作品在倫敦、瑞典、德國、華沙、希臘等畫廊與攝影節展齣。
「如今,『韆禧一代』有種『錯失恐懼癥』,這使得他們常感到焦慮,尤其當他們覺得自己 不如朋友們那麼有成就時。『韆禧一代』感受著更多的焦慮和壓力,因為社交媒體的介入, 他們想變得看起來更好。」
在技術革命下,固守「人」的疆界
戴錦華 | 學者
知名學者,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文化研究及文化理論研究、中國電影史研究與性別研究,始終積極關注社會文化的前沿話題並主動作齣迴應。
「抵抗的意義不在於戰而勝之,因為一個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然是一場深遠的社會博弈的結 果。抵抗的意義在於讓我們去思考和認知,這個變化給我們帶來瞭甚麼,更重要的是為瞭這個變化,我們付齣瞭甚麼。」
像水一樣 Live Like Water
地球旅行指南
談斌 | 音樂人& 設計師
實驗電子音樂人、DJ、平麵設計師。主理混音電颱「COSMICSURFERS」(宇宙衝浪者@ 蝦米音樂) 及「sunmoonrain」(太陽月亮雨 @ 網易雲)。
「任你如何變化,如何摺騰自己,最後都會迴到根源,即我們的精神世界,迴到人如何重新 識自己,認識人的 7 個基本需求的平衡上來。隻有這些根基被照顧好,纔有後續的各種可能,不然隻會是空中樓閣。」
隨刊附送:
Be Water Special 02 插畫別冊
「這些畫主要是人和風景、室內景、城市裡的植物, 這是我所感興趣的。有些畫有一定情景,錶麵看一切正常,但有點說不齣的異樣,這種異樣是我一直喜歡的……我其實很喜歡古典的東西。這些在本子上的畫挺像農業時期的東西。」
作者:張達 Zhang Da
2005 年創立瞭其服裝品牌「沒邊/ Boundless」,並將創作延伸至數碼畫、雕塑等視覺領域。
隨刊附送:
「TRANSFORMING」貼紙套裝
關於認識自己、認識人與萬物及宇宙的關係等議題, 開拓另一種思維,展開對另一種可能性的想象。
第2期製作團隊
編輯:愛米 設計 :T.BB
特約攝影:賈睿、林舒、羅浩、楊弘迅、勞建樺
特約記者: 張一智、王雨童、莫楊、陸冉、Gaga Kwan、鬍曉琪
翻譯 :倪方方、陳晨、曾澄、 許嘉 、冰鑫
中文校對:李遠華、傅萌怡、陳庭婷
相對於第一本,更喜歡這本的主題和內容。從探索當下數字科技對生活、創作、社會的影響,書中提到的“後人類主義”、“高我”的觀點還挺有趣的,關於認識自己、認識人與萬物及宇宙的關係都開拓瞭一些新的思路,有關韆禧一代、社交媒體那一部分共鳴蠻深的。
評分相對於第一本,更喜歡這本的主題和內容。從探索當下數字科技對生活、創作、社會的影響,書中提到的“後人類主義”、“高我”的觀點還挺有趣的,關於認識自己、認識人與萬物及宇宙的關係都開拓瞭一些新的思路,有關韆禧一代、社交媒體那一部分共鳴蠻深的。
評分很認真的內容 排版也極舒服 撰文者的采訪功力很厲害 然後被采人的迴答也很有啓發 並且金句頻齣 寶藏雜誌
評分雖然是本雜誌,但我讀瞭整整兩周。跨度大,密度大,信息量大;有審美,有深度,是很特彆的紙質實驗。
評分讀完之後的有一天在想 一個人站在那裡的底氣會是什麼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水象 第2期:移形換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