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
本书围绕二十五位理学思想家,叙述了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揭示出宋明理学的基本人物、学术派别、概念命题和理论特色。作者视理学为一股前后相继又相互激发的思潮,对于理学发展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对于理学发展的关键枢纽点,对于颇具特色的知识点等,着重拈出。
陈来,1952年生,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
梳理了宋明理学二十几位理学家跟他们的基本观点,大脉络理得清楚,引文清晰,也都加上了简单的解读。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地方是陈来点评的公正,毕竟是介绍性的著作,于每个理学家的得失都会多少提及,不虚美隐恶。至于态度,可以看序,陈来在序里提及:“儒学或理学面临的矛盾是...
评分梳理了宋明理学二十几位理学家跟他们的基本观点,大脉络理得清楚,引文清晰,也都加上了简单的解读。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地方是陈来点评的公正,毕竟是介绍性的著作,于每个理学家的得失都会多少提及,不虚美隐恶。至于态度,可以看序,陈来在序里提及:“儒学或理学面临的矛盾是...
评分朱熹认为人必须首先了解什么事道德的人、道德的行为、道德的原则,才能使自己在行为上合乎道德的原则,履行道德行为,成为道德的人。所以朱熹注重格物致知,读书穷理的渐修方法。 而陆九渊则认为任何人都具有先验的道德理性,人的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根源于“失其本心”,经...
评分此书一度是北大宋明理学课程的教材,陈来写的时候就是以叙述的教科书方式而写的。书中叙述了宋明理学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展示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人物、学术派别、概念命题与思想特色,力求揭示其发展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陈来认为宋明理学作为仍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仍以某种方式在某一程度上参与着我们的生存。故而儒学并不是列文森所说的博物馆中事物,而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于古代经典,我们需要保持认同,并不断丰富发展。
评分老魏荐书。本书总可梳理脉络,分可概览各家,对澄清理学面貌,具有入门式作用。
评分此书一度是北大宋明理学课程的教材,陈来写的时候就是以叙述的教科书方式而写的。书中叙述了宋明理学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展示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人物、学术派别、概念命题与思想特色,力求揭示其发展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陈来认为宋明理学作为仍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仍以某种方式在某一程度上参与着我们的生存。故而儒学并不是列文森所说的博物馆中事物,而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于古代经典,我们需要保持认同,并不断丰富发展。
评分老魏荐书。本书总可梳理脉络,分可概览各家,对澄清理学面貌,具有入门式作用。
评分此书一度是北大宋明理学课程的教材,陈来写的时候就是以叙述的教科书方式而写的。书中叙述了宋明理学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展示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人物、学术派别、概念命题与思想特色,力求揭示其发展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陈来认为宋明理学作为仍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仍以某种方式在某一程度上参与着我们的生存。故而儒学并不是列文森所说的博物馆中事物,而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于古代经典,我们需要保持认同,并不断丰富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