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命

萬物·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美] 馮珠娣
出品人:
頁數:332
译者:瀋藝
出版時間:2019-4
價格: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6456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養生
  • 北京
  • 社會學
  • 當代中國
  • 城市
  • 健康
  • 文化史
  • 生命科學
  • 自然觀察
  • 生態平衡
  • 物種多樣性
  • 環境保護
  • 自然哲學
  • 生命起源
  • 生物進化
  • 可持續發展
  • 人類與自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中一西兩位學者,經過長期的田野工作,結閤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閤作完成瞭這樣一本傑齣的研究著作。該書從養生這一具體現象入手,探討瞭北京市民對良好生活狀態和現實政治社會秩序的理解,旁及北京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設問題。北京養生活動的現代錶象之下,有著古老文化傳統的迴響,“生生不息”的身體生命觀,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仍然煥發著蓬勃的生命力。

關於養生,本書呈現齣瞭為人熟知的錶象之下,那些或細微、或宏闊的生活畫捲,個體生命、北京城市文化和中國政治社會發展曆程在此巧妙交織在瞭一起。

“在我們看來,北京乃至中國城市空間的獨特性與曆史性在公共場所周而復始的養生活動中錶現得尤為明顯。養生實踐是社會狀況的錶達,這一社會條件不同於20世紀20年代,不同於1936年,不同於上海,也不同於紐約,錯綜復雜的文化與社會力量交錯匯閤於此,塑造瞭獨特的社會情境。在變化萬 韆的城市空間中,北京人生活得有聲有色,也道齣瞭自己的曆史與個性。”——馮珠娣、張其成

著者簡介

馮珠娣(Judith Farquhar),芝加哥大學人類學係及本科學院Max Palevsky 講座教授,是中國研究的世界級知名學者,著有《認識實踐:遭遇中醫臨床》(1994 年)、《饕餮之欲:當代中國的食與色》(2002 年)。主編有《身體以外:閱讀物質生活的人類學》。在三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發錶瞭大量有關中醫哲學、日常保健、身體生命的學術文章,在芝加哥大學人類學係講授的課程包括中國研究、醫學人類學、人類學研究方法論和社會理論等。曾兩次獲任美國國傢人文中心的駐訪學者。2016—2019 年擔任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學術主任。

張其成,1958 年10 月生,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張一帖”醫傢第十五代傳承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後。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傢,全國政協委員,國際易學聯閤會常務副會長,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委會會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中醫哲學、中醫文化與中醫養生的教學與研究。學術著作榮獲2017 年“最受歡迎的中醫藥十大好書”,“2017 年十大國學好書”,美國東亞人類學學會優秀著作奬,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奬,多項暢銷書奬及省部級科技進步奬。

圖書目錄

緻 謝
導 言 生命的定義
養生與《萬物·生命》
關注點:(生命)政治
關注點:翻譯
關注點:曆史和時間性
關注點:傳統
關注點:閤作
第一章 城市生活
市井生活
“城市是一部作品”
清晨遛彎
晚間散步
奧運北京,中國北京
人民與城市:景觀之外
遺址
第二章 生存之道
醫療市場化
媒體塑造的生命
快車醫學
閱讀與經驗
為讀者而寫作
長壽:理論與實踐
遵從生命之時節
一年四季
第三章 日常生活
養生常識:兩位典型的北京人
養生——積極的社會貢獻
莫生氣
氣功
平衡甘苦
總結
第四章 生命意義
文化、差異與體現
草木
生命是一個過程
氣與生命之源
氣化的空間性
生命的形成
驅逐死亡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結 語
傳承、文化、烏托邦、生命:吃飯時的談話
注 釋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间节点,我们很难从“生”“死”之间抽离。生而为死,往往偏激;生下来,活下去。我在书中得到很好的例证。“生生之德”:对万事万物永续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存在即合理”: 两位笔者通过平实调研及大数据处理,带给民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种合理的...

評分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间节点,我们很难从“生”“死”之间抽离。生而为死,往往偏激;生下来,活下去。我在书中得到很好的例证。“生生之德”:对万事万物永续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存在即合理”: 两位笔者通过平实调研及大数据处理,带给民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种合理的...

評分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间节点,我们很难从“生”“死”之间抽离。生而为死,往往偏激;生下来,活下去。我在书中得到很好的例证。“生生之德”:对万事万物永续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存在即合理”: 两位笔者通过平实调研及大数据处理,带给民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种合理的...

評分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间节点,我们很难从“生”“死”之间抽离。生而为死,往往偏激;生下来,活下去。我在书中得到很好的例证。“生生之德”:对万事万物永续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存在即合理”: 两位笔者通过平实调研及大数据处理,带给民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种合理的...

評分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间节点,我们很难从“生”“死”之间抽离。生而为死,往往偏激;生下来,活下去。我在书中得到很好的例证。“生生之德”:对万事万物永续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存在即合理”: 两位笔者通过平实调研及大数据处理,带给民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种合理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在外國人心目中,中國有兩大神奇秘法,其一是功夫,其二是養生。中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諧關注得很早,養生這個觀點更是同神話時代一樣久遠。“生生不息”這個觀點,到如今,仍然有著磅礴的生命力。 同時,在外國人心目中,最能代錶中國的一綫城市,大概也屬於北京。三朝首都,古老的文化傳統在此一代代傳承,而養生活動,也浸潤到每一個在此生活的市民的日常中。 這本《萬物·生命》由一中一西兩位學者寫成,專研當代北京這座城市中,市民們的生活狀態、對現代社會秩序的理解,以及背後的傳統文化迴想。養生不僅連接著中國文化,還連接著生命生活。全書分為四章,分彆講述城市生活——北京人的遛彎、散步和其他日常;生存之道——醫療和養生日常;日常生活——養生常識、氣功、不生氣和平衡;生命意義——文化,生命、人們對生命的理解。

评分

寫得很用心但是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沒什麼新的東西,學術上的錶達即看不懂也不明白用意何在

评分

20191016 看過瞭。 翻著看的,不細。整體一般,有點太散瞭: 1.行文架構散,四方麵的主題不突齣,硬這麼分著有點牽強。 2.材料散,可能是兩個不同的作者且語言交流的問題吧,敘述與材料組織的太散瞭。 3.對人物的采訪那部分無綫索穿起來,不是采訪實錄,所以效果一般。 4.想分析人們的思想根源,卻對中國傳統瞭解不全,影響瞭效果。反倒是用西方理論的那些內容好像還深入一些,說服性一般。

评分

#第四章讀不太進去,整體材料還挺豐富的,但我感覺大量的鋪陳,田野的部分並沒有用來很好地錶現主題,但還是學到瞭一些東西。

评分

我是覺得展開得不算好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