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莫砺锋教授在南京大学讲授杜甫诗歌的实录,举凡杜诗学的重要问题,如杜诗的流传和接受、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核和艺术特色,以及杜甫本人的诗歌理论等,作者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书中有许多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且结合了大量的具体实例,处处显示作者的研究心得,更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治学门径的指点。不论对于杜诗研究者还是爱好者,本书均为理想的参考读物。
莫砺锋,1949年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等。主要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唐宋诗歌论集》《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等。
我第一次阅读讲演录类的书籍,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尤其是这本书,让我仿佛穿越到了2006年的南京大学301教室。 从小便学习杜甫诗歌,杜诗对于我而言,很近又很远。我想我所了解的只是杜诗中的冰山一角,而这本书为我学习杜诗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关于杜诗的种种学问,莫砺...
评分非常不错,不愧大家! 读毕唯觉意犹未尽,课程既然是讲诗歌,对杜诗诗歌艺术性讲解分析的比重仍嫌少了;很期望莫先生再开讲席,集中讲解历代对杜诗的评、批,以及近现代的研究成果;整理出版,嘉惠学人,则为学林幸事! 至今仍对傅庚生讲解《咏怀古迹》昭君故里那首印象极深,...
评分杜甫的诗,读的越少,看的越少,却感觉回忆的越深,感受的越深,硬是凭空地多出些遐想。杜甫的咬文嚼字,引经据典的苦工,很容易让我想起曹雪芹的“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辛苦,两人都是生的压抑,活着寡欢,想想莫非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写出厚重的言语。
评分在本书第298页,《秋兴八首》中的第二首”画省香炉违伏枕“一句,莫先生解释为:”杜甫此时仍带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工部是属于尚书省的,可是他正漂流在外,他这个官职也仅是一个虚衔。事实上杜甫并不能到尚书省去值夜,所以说‘违’。‘违’是离开的意思,远离京...
评分后记 当我整理这部书稿时,先师程千帆先生在讲台上为我们讲授杜诗的景象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虽然千帆师已经离去整整六年了。 1979年9月,我考上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开始在千帆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我高中毕业那年适逢“文革”爆发,两年后下乡插队,先在江南种了...
《杜甫诗歌讲演录》的新版,水平极高
评分知识性的东西由学院制造,而学习方法更为关键。
评分断续读了十天,放假耽误读书啊……
评分关于各家注和版本分析的普及非常好看,读了这本书再去读杜诗,会有很多启发。但是有一种奇特、无意识的汉民族主义在里头,令人惊讶
评分录音转成的文字,讲秋兴八首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