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篆刻家陈巨来先生的回忆录,缘于处在书画场中,他所交往的也多是彼时圈中的名公巨卿,譬如张大千、吴待秋、冯超然、庞左玉、陈小翠以及袁寒云等。书中回忆了其师友以及与其有交往的民国文艺界、政界风云人物的轶事,全书文字幽默、感情真挚,堪称“民国艺坛回忆录”。今年恰逢其在《万象》上连载的20周年纪念,此书前版一经出版,就得到很大的社会关注度,今特修订其中部分内容,增补一些图片,重新设计出版此书,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陈巨来(1905-1984),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别署安持,斋名安持精舍。幼承家学,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1924年拜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为师。巨来治印,承继秦汉,大气磅礴,而在“元朱文”上得心应手,造诣尤深。自张大千在香港为其辑定印行《安持精舍印存》后, 陈巨来篆刻艺术蜚声海内外, 作品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视, 被称为“刻印醇厚, 元朱文为近代第一”。
近来读陈巨来先生的《安持人物琐忆》,真真是一本极有趣的书,研究美术史或对上世纪初上流社会生活感兴趣的人都不应错过。陈先生置身于上流文化圈,所结交的尽是当时沪上文化艺术名人,而这些人又大多是文化世家子弟,通过陈先生的妙笔,可以看到这群人的众生相,有趣至极。 ...
评分 评分 评分許培鑫 http://www.qianhengtang.com/?p=59 我聽陳巨來說他是搞篆刻的,便很有興趣說:“好,很好!”又問,“你刻得怎麽樣?” 陳巨來告訴我說:“我篆刻是赫赫有名的,你聽說過陳巨來嗎?”陳巨來說此話時神情很得意。 ...
评分未能免俗,买了本毛边本
评分道听途说易谬,采访自述易矫。此书为掌故逸事之属,虽多道听途说、口耳相传,但安持所记者颇有求真实证之感,有胜于巷谈。又所写之人中多有彼此交往者,相处日久,得见真心。品评技艺,论道为人,不吝为其溢美,也不为其讳丑,颇为公道。故余以安持此书虽谓掌故逸事,实许多大传自传所不能及也。
评分和旧版比,随文插图改成了前彩,而且图的总数变少了,资料性大大减弱。没仔细看,不知道初版里的错字有没有都订正过来。乍一看的话,除了开本比旧版小一些之外,没什么别的优点。
评分很有料的书,对近代书画界不了解的开始看略觉吃力,看几章就好了。不过陈巨来记的这些八卦,也不能完全当真吧,看个乐吧哈哈
评分20年前,此系列文章始连载于《万象》,民国艺坛风流,以逸事风格写出,大有噱头,热卖多年。如今修订,增加照片,而声势不大,是读者们成熟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