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不知政

参政不知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武汉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杨
出品人:
页数:27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32.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60547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陶希圣
  • 人物传记
  • 八卦
  • 李杨,范泓
  • 历史
  • 传记
  • 政治
  • 历史
  • 传记
  • 回忆录
  • 政治人物
  • 中国政治
  • 政治评论
  • 社会观察
  • 纪实文学
  • 个人经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参政不知政:大时代中的陶希圣》作者在挖掘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同时,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注重历史事实的本原,以“求真求是”的理性分析,以及生动的叙事方式,来重新认识、评说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探讨陶希圣的种种社会活动和心路历程,不仅透视出乱世潜流下“知识与权力”在现实中互为冲突、消解的书生参政之局限性,而且也再现了这一时段中国政治领域异常活跃、党派斗争内外纠缠的复杂历史场景。在中国近代史上,陶希圣是一位政学双栖的风云人物。长期以来,史学界囿于意识形态以及叙述模式的影响,对陶希圣其人其事,一直未能给予客观、中肯地诠释和解读,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人们对在大革命潮流中“从政学人”的认知态度。

作者简介

李杨

范泓,男,文史学者,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祖籍广东,1955年生于南京。先后出版《与李敖打官司》、《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党内觉醒者—— 李昌在中国改革年代》、《在历史的投影中》(2008年秀威资讯)、《参政不知政——大时代中的陶希圣》(与李杨合作)、《历史的复盘:百年纷争人与事》、《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等著作。

目录信息

序言
上篇:亦学亦政的陶希圣
第一章 书生论政而犹是书生——真实的陶希圣
一、从五四到五卅:思想开启与震荡
二、“武汉大风暴”前后
三、七年教授生涯:创立“食货学派”
四、弃学从政.卷入政治权力漩涡
第二章 《独立评论》中陶希圣
一、赞成胡适无为政治主张
二、与胡适民主政治主张之异同
三、鼎力相助《独立评论》
第三章 “公竟渡河”的悲剧——陶希圣从政之痛
一、新旧学联的政治冲突
二、被蒋介石看中并利用
三、在认知上更接近“改组派”
四、关键时刻政治上“走失”
五、“参政而不知政”
中编:国民革命与抗战时期的陶希圣
第一章 希望与幻灭:1927年的陶希圣
一、二十七岁的中校教官
二、卷入“赤都”风暴
三、左不至共产主义,右不至国家主义
四、农民运动过火?
五、农民并没有起来
六、翻腾风浪之际,希望在何处?
第二章 向左、向右:陶希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1924年陶希圣有无入党可能?
二、沈雁冰介绍陶希圣入党?
三、另一种可能?
四、陶希圣是左派同情名
第三章 陶希圣与《中国之命运》的历史与解读
一、“陶希圣代书《中国之命运》”说法不准确
二、蒋介石推出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
三、“是为第三次反共高潮作舆论准备和宣战书”是如何提出的?
四、毛泽东第一次组织的对国民党理论宣传大论战
五、笔战演变成意识形态之争
六、国共两党争论《中国之命运》的背后
下编 与陈独秀、胡适交往的另一种记录
第一章 与陈独秀的交往
第二章 陶希圣眼中的胡适
附编(一)蒋介石日记中的“高陶事件”
附编(二)名门之媛陶琴薰
附编(三)骊珠之死
陶希圣先生年谱简编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评分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评分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评分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评分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