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通過冷戰時期匈牙利秘密警察長達20年的檔案,所揭開的一部隱藏瞭幾十年的傢庭曆史和時代側記。
冷戰時期,蘇聯集團中的匈牙利,秘密警察通過龐大的告密網,試圖全麵滲透控製匈牙利的政治生活。作者的父母原是匈牙利著名記者,他們的報道是西方瞭解匈牙利的重要信息來源。因此他們被視為“人民的敵人”,長期受秘密警察的監控,終因叛國和間諜罪而先後入獄。一傢移居美國後,匈牙利政府卻又異想天開地試圖招募他們當間諜,而美國也對他們進行瞭幾年的監控。書中不隻還原瞭馬頓夫婦被告密者包圍的經曆和遭遇,他們的抗爭、堅守、脆弱和勇氣,也展現瞭他們情感和內心的矛盾——夫妻之間相互的感情背叛與災難中的支撐,父母子女之間的愛與親情,人性的堅強與軟弱,從而使得這本書更為豐富、復雜,具有血肉。
卡蒂·馬頓(Kati Marton),美籍匈牙利人,幼年隨她的父母移居美國,獲匈牙利政府最高文職奬。著有六部作品,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隱藏的權力:塑造我們曆史的總統婚姻》《大逃亡》等。
毛俊傑,1952年生於上海,1978年入復旦分校中文係,1981年後定居紐約,譯作有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奧蘭多·費吉斯《耳語者》、傑剋·凱魯亞剋《吉拉德的幻象》等。
本想借以管中窥豹,读了才悟出一个道理,即使标榜纪实文学,都是有角度的狭义讲述,你永远也无法看全历史的真相。 上世纪出生在匈牙利的玛丽苏女作者在探究苏美冷战时期独二无三的为西方媒体报道匈牙利时评的当地记者父母,二十年被监视、被逮捕、被西方施压释放后逃往美国的全...
評分一口气看完。想起托尔斯泰的那句话,改一下就是不幸的国家是相似的。看得想起了捷克,想起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看到后面我八卦心上来了,作者居然Peter jennings的前妻。她应该在美国混得如鱼得水,还是不能忘记匈牙利那段历史。她对往事的追忆让那段历史变得直观,也让我Go...
評分写在前面:之前向一个专门把几十万字的书概括成几千字的微信公众号投稿,我选择了这本书,不过那个公众号需要强趣味性的,我自己的写作和这本书的风格都不足够有趣,所以没有通过,也不打算投到别的平台了,直接发豆瓣吧。这本书原文22万字,我用了一周时间看完,又用了三天左...
評分“人类中相当部分的人群曾这样活过,在某一地点,在某一时间。因此,在这些故事被人遗忘之前,在我们继续迈步之前,让它水落石出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父母在共产时代的匈牙利作为西方媒体的记者报道匈牙利日常,一方面说他们的勇敢,另一方面,不管是匈牙利做做样子,也比我们...
可能並不是那麼好看,畢竟寫作的材料隻來源於自己的童年記憶和眼前這份秘密警察寫就的材料,但也讓作者完成瞭去塑造對自己父母完整的形象。其實是個很敏感的話題,依舊能再版的情況下也算多一個認知。如果真的達到人人監控的地步,其實可能有隻是我們尚且平民,無法去瞭解。
评分應該是一個美國人迴憶在東歐的傢庭往事,作者和傢庭都是由內到外的“美國人”瞭。作者寫的故事還是很有角度偏見的,美國人的監視和秘密接觸就變成瞭一筆帶過的時局所迫。告密、檔案、秘密警察、監聽這些並非冷戰特有的産物。根本是摧毀瞭作為人的善良品質。有個好奇的點是,當時的匈牙利國傢預算是不公開的,被認定為國傢秘密。那麼作者父親“陰影帶走的”行為就是間諜行為,並不會因為國傢預算本“應該是公開的”而改變性質。
评分每個時期 每個人 ,都承受我們無法承受的痛!
评分居然能再版,實在不易,單看它覆蓋瞭1953-1956年的匈牙利,就值五星。
评分和舊版一樣的304頁,隻是價格從59漲到69,可以考慮收一本。新舊版本放一起,可以體會一下《1984》的魔幻現實,以及這三年間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