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 美学 颜色 色彩 中国 艺术史 文化史 文化
发表于2025-02-06
绝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通过许多与颜色相关的历史片段,许多口口相传、沁入人心的传说故事,带读者领略中国传统色彩日积月累的醇厚感,领略影响中国人色彩审美的历史、文化、民族、社会、地区、信仰等丰富信息。
本书作者对各种颜料信手拈来,有矿物质的朱砂、佛青、石墨,雄黄,植物质的红花、蓼蓝、乌桕、栌木,甚至来自紫胶虫、胭脂虫、五倍子等昆虫的色彩,通过图文阐释,生动有趣地呈现了古往今来中国人生活中的色彩表现。
本书装帧精美,开本小巧亲切,纸张柔和细腻,选编的各色图片均由作者摄影。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小书。台湾著名学者曾启雄潜心研究古代东方色彩,毕三十年之功,将世代影响中国人色彩审美的知识融会贯通,联结起历史和传说、技术和材料、典籍传承和东西方交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娓娓道来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色彩文化。
曾启雄,1953年生人,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名誉教授,台湾基础造形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色彩学会理事、台湾设计学会理事,曾任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艺术中心主任、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及所长。
关于颜色的文化小品,闲暇时拣一篇读很好
评分挖掘不深,倒像是少年科普罢了。
评分珠海读毕,这书挺了不得的,非常尊重,果然是“色彩背后历史尘埃的味道”,集聚了几千年来东方古典灿烂的色彩文化审美,简直包罗万象,涵盖历史、文化、民族、社会等信息,不以十年为单位潜心做研究,写不出这样的书 书的装帧精美,相当用心,像艺术品,摄影都好看,提及的朱砂、蓼蓝、乌桕等本身就很绚烂 不过非专业人士阅读起来颇艰涩,遣词造句偏古雅,历史与神话典故奇多,句句用典也还罢了,印染的技术与材料部分太难了,感觉全是矿物学知识,看得太费劲了
评分关于染色和色彩美学的散文。
评分内容甚浅,但装帧相当精美。作者所谈主要是黑白蓝绿紫红黄七色,金、碧、褐、橙、藕等色等则置而不谈。大体从中国传统的色彩审美入手,联系到相应的文化心理,惜挖掘不深,简言之,这更像是让学美术的学生了解一点色彩的“文化背景”,而非真正将色彩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史著。
用轻松语调,铺陈开中国传统色谱。有感“目遇之成色”,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颜色往往会有差异,文献里记载的颜色,在当代语义下,并不能帮助完整地理解当时的审美文化。作者不仅讲颜色故事讲的好,还探索用古法染色还原出当时的颜色,很有意思。 原本可惜古代染色会褪色,看完书...
评分一本关于色彩的趣味小史,虽然文章的内容略显芜杂随意,却可以再度唤醒古代中国人对色彩精微的感受。单举一例,古人凭借他们的肉眼观察,在非黑即白的中间地带,发现了皂、漆、暗、阴、幽、玄、乌、冥、墨等等的丰富层次,我想这不仅仅证明了汉语的博大精深,更见证了一种成熟...
评分介绍了蓝黑白红黄金几种颜色代表的意义,在文学上的表达,以及作为颜料和染料的制作工艺。可能因为作者是台湾人,内容比较局限于台湾和日本当代的色彩应用。每页纸有小一半是空白,不太满意。图片有重复,很多篇的内容也有重复,感觉有凑页数的嫌疑。优点是书籍的装帧很精致,...
评分用轻松语调,铺陈开中国传统色谱。有感“目遇之成色”,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颜色往往会有差异,文献里记载的颜色,在当代语义下,并不能帮助完整地理解当时的审美文化。作者不仅讲颜色故事讲的好,还探索用古法染色还原出当时的颜色,很有意思。 原本可惜古代染色会褪色,看完书...
评分绝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