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批評史

中國文學批評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百花文藝齣版社
作者:郭紹虞
出品人:
頁數:658
译者:
出版時間:2008-8
價格:6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065022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郭紹虞
  • 文學批評
  • 中國文學批評史
  • 文學理論
  • 古典文學
  • 文論
  • 文藝學
  • 文學
  • 中國文學批評史
  • 文學史
  • 批評理論
  • 中國文學
  • 古代文學
  • 文學思想
  • 經典文本
  • 學術研究
  • 思想史
  • 文化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材料豐富紮實,顯示著者在這一領域辛勤耕耘,開拓園地的業績。如他對於數量眾多的宋代詩話,較早就進行瞭全麵的整理考訂,其數十萬字的《宋詩話輯佚》一九三九年即由哈佛燕京學社印行齣版。本書中關於宋代詩話、詩論的翔實敘述與細緻分析,即建立在這種紮實的資料工作上麵。郭先生對文學批評史中的不少重要對象,都下過深入的考訂詮釋功夫,如社甫、元好問的論詩絕句、嚴羽的《滄浪詩話》等,建國後均有箋注問世,但其工作則大抵開始於二三十年代。對於每一個批評傢,他不滿足於引用一些習見的材料,而是認真檢閱其全部著作,搜找齣有關篇章,這種披沙揀金的工作,不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還需要不怕艱難枯燥的毅力來支持。對於每一個批評傢,他在通讀大量材料,獲得瞭較全麵深入的認識以後纔下筆,一個批評傢的重要觀點是什麼,哪些文字錶現瞭重要觀點,他都經過慎重考慮,然後進行論述,因而顯示齣在運用、分析材料方麵具有很深厚的功力。在這方麵,郭先生可說是繼承、發揚瞭清代學者黃宗羲、全祖望認真編撰《明儒學案》、《宋元學案》的精神。

本書在史的敘述與論斷方麵,也很有識見和特色。本書自序指齣,著者對於古人的文學理論,注意客觀地“說明他的主張和所以緻此的緣故”。努力探求事物真相及其形成原因,是曆史研究工作者所應具有的基本原則和科學態度,郭著在這方麵是一個良好榜樣。著者在論述一些批評現象時,往往在縱嚮上注意前後的繼承發展關係,在橫嚮上注意同時代文論的相互影響關係,在涉及背景時又注意說明文論與文學創作、哲學思想的關係,凡此等等,使讀者獲得鮮明的曆史綫索和圖景,而不僅是按時代先後排列的代錶性文論的輯錄。著者認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是自周、秦至南北朝,為文學觀念的演進期,此期文學觀念由含混趨嚮明晰(即人們逐步注意把文學作品與應用文、學術文區彆開來),重視文學的新變。二是隋、唐、北、宋時期,文學觀念由明晰趨嚮含混(即不重視文學作品與應用文、學術文的區彆),重視文學的復古,但在復古中仍有變化發展。三是南宋到清代,此期特點是在前此兩期的批評基礎上加以發揮、補充、調和融閤,新見較少,但談的較有係統,名之日文學批評的完成期(參見本書自序)。這是對中國古代長時期文學批評的宏觀概括,顯示齣著者在理論探索上的勇氣。這一概括固然不能說完全恰當,但著者以古代的文論(包括賦論)、詩論為概括對象,也自有其閤理性。於前兩個時期,著者對一些重要的文學批評問題,特彆是一些重要的概念術語,如文、文學、文章、文筆、音律、神、氣、道等,注意細緻的辨析,以顯示文學觀念的演進與反復;於第三時期,由於這些概念術語所顯示的文學觀念已無大變化,而批評傢及其著作則數量眾多,因而把論述重點放在批評傢及其流派方麵(參見本書下冊第一篇總論)。這種做法,也有其獨到之處。

著者簡介

郭紹虞,1893年生於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傢、古典文學傢、語言學傢、書法傢。“五四”運動前郭紹虞先生就發錶瞭我國第一部的《中國體育史》及《戰國策詳注》等專著。“五四”運動期間加入新潮社,並任《晨報》特約撰稿員,發錶過《勞動問題起源》、《馬剋思年錶》等進步詩文譯作。1921年和茅盾、鄭振鐸、葉聖陶等共同創立瞭文學研究會,為我國新文化運動做齣積極貢獻。

郭紹虞先生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在福州協和大學、開封中州大學、武昌中山大學、北京燕京大學、上海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校任教。學海揚帆,七十春鞦,為祖國和人民培養瞭大批專業人纔。

在大學執教過程中,郭紹虞先生主要緻力於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漢語語法修辭等學科的理論研究,撰寫瞭《中國文學批評史》、《滄浪詩話校釋》、《宋詩話考》、《語文通論》、《語文通論續編》、《漢語語法修辭新探》等二十多部著作,主編瞭《中國曆代文論選》、《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清詩話續編》等著作,特彆是在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方麵卓有成就,為建立係統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做齣瞭傑齣的貢獻,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

郭紹虞先生在書法藝術和書法理論方麵也有很高的造詣和成就。

1984年6月,郭紹虞先生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圖書目錄

自序
上捲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中國文學批評演變概述
第二章 文學觀念之演進與復古
第三章 文學觀念演進與復古之文學的原因
第四章 文學觀念演進與復古之思想的原因
第五章 文學觀念之演變所及於文學批評之影響
第二篇 周秦
第一章 儒傢
第二章 墨傢之文學觀
第三章 道傢思想及於文學批評之影響
第三篇 兩漢
第一章 由史籍中窺見漢人對於文學之認識
第二章 經學傢之論詩見解
第三章 揚雄
第四章 王充之文學觀
第四篇 魏晉南北朝
第一章 魏晉之文學批評
第二章 南朝之文學批評
第三章 北朝之文學批評
第五篇 隋唐五代
第一章 復古運動的醞釀時期
第二章 復古運動的高潮時期
第三章 復古運動的銷沉時期
第六篇 北宋
第一章 北宋之文論
第二章 北宋之詩論
下捲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文學批評完成與發展之三階段
第二章 南宋金元文學批評概述
第三章 明代文學批評概述
第四章 清代文學批評概述
第二篇 南宋金元
第一章 南宋之文論
第二章 南宋之詩論
第三章 金代文學批評
第四章 元代文學批評
第三篇 明代
第一章 明初之文論
第二章 明初之詩論
第三章 前後七子與其流派
第四章 與前後七子不同之諸傢
第五章 明末之文學批評
第四篇 清代(上)
第一章 清初之風氣
第二章 古文傢之文論
第三章 學者之文論
第五篇 清代(下)
第一章 虞山詩派
第二章 神韻說
第三章 格調說
第四章 性靈說
第五章 肌理說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开山之作,篇幅浩大,奠定学科基础,劳苦功高。但是,实在也有些问题,不吐不快(也可能是我水平太低误解前贤,欢迎讨论): 1.臧否人物无标准。某章主要写某人,就对此人极尽褒扬之能事,不惜贬低其他人,以凸显此人价值。但到了后面某章,主要讲前面被贬低过的某人时,又换一...

評分

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  

評分

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  

評分

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  

評分

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  

用戶評價

评分

張少康廢話太多;硃東潤不肯好好說話,言辭過於簡略;復旦王運熙的詳盡有緻,脈絡清晰;郭本更勝一籌,講課一般娓娓道來,細節講得更透,愛不釋捲

评分

張少康廢話太多;硃東潤不肯好好說話,言辭過於簡略;復旦王運熙的詳盡有緻,脈絡清晰;郭本更勝一籌,講課一般娓娓道來,細節講得更透,愛不釋捲

评分

大緻通讀一下就行~

评分

T^T 閱讀有點睏難,還是北大版的比較淺顯點。。。

评分

脈絡很清晰,資料很詳實,不過我竟然看瞭一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