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塔杀机》全面记述了导向“9・11”的一系列事件,以开创性的眼光探析个中人物、观点,以及西方情报机构的失误。劳伦斯・赖特的这部杰作以长达5年的研究与数百次采访为基础,为此他走遍了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
这部作品在详尽与深入两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叙述的主线是四个人相互交织的生活:基地组织的两名领导人奥萨玛・本・拉登和艾曼・扎瓦希里;联邦调查局反恐部门主管约翰・奥尼尔,以及沙特阿拉伯情报事务首脑图尔基・费萨尔王子。随着他们的生活在书中展开,各种事件也一一显现在我们眼前。
劳伦斯·赖特(LawrenceWright),毕业于杜兰大学,曾在埃及开罗的美国大学执教两年。他是《纽约客》杂志的正式撰稿人,也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安全中心的会员。著有5部非小说类作品——《城市孩子,乡村夏天》、《在新世界》、《圣人与罪人》、《回忆撒旦》,《双胞胎》——还写有小说《上帝的宠儿》,并与人合著了电影《全面围攻》的剧本。他与妻子长年居住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2007年,他以《巨塔杀机》一书获普利策奖。
当9.11发生的时候,我还在大学校园,那是一个晚上,突然听到周围人议论。于是,我们拔下电话线连在电脑上,拨号上网,在门户网站上了解这起让我目瞪口呆,又匪夷所思的事件。这起事件,当时让我惊诧的有两点: 1.客机撞大楼,还是地标建筑,甚至还去撞了一把五角大楼,最终造成...
评分我一直喜欢看一些关于内幕的东西,而911则始终是我浓厚的兴趣点,我记得曾经在我中学的时候就买过911调查报告的书,A4开本的上下册,至今还躺在家里的书柜上,只看了一点点后来也就没时间和精力继续读下去了。 这本《巨塔杀机》是我一直以来的阅读兴趣所在,关注了很久终于买...
评分 评分在生存的层面上,本·拉登是个处于边缘地位的局外人;但在他以自己为中心一点点编织起来的神话之中,他逐渐成为了所有被迫害、受屈辱的穆斯林的代表。他的生活,以及他用来包裹自己的各种象征,极为有力地代表着现代伊斯兰世界中典型的、普遍存在的被剥夺之感。本·拉登在自己...
评分这部非虚构作品用事实证明了恐怖主义是深刻信仰的产物。作者赖特是《纽约客》的记者,“9.11”事件发生当天请求编辑戴维.雷姆尼克派他进行本书的采访,历时5年乃成,信息来源主要是彼此敌对的两方:圣战者和美国情报系统。美国新闻作品的路数我还算熟悉,这本书的采访广...
作为一个天.朝的人,我的心态很复杂。这是一本绝对的好书,相当钦佩作者所作的那些资料收集,那是何等艰难的过程。其实我一直在疑惑,在本拉登之后,会有与他同样坚定的接班人吗,这样的组织还能维持多久。宗教在天.朝总是一个被忽略或轻视的问题,实际上没有信仰的人都像如今的魔.都人民那样麻木不仁,简直就是出悲剧。
评分近十天的痛快阅读,不得不说,这是了解基地组织、9.11事件与伊斯兰极端主义运动的不二作品,资料翔实、文笔流畅(翻译得也很好)、情节跌宕、扣人心弦,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相对客观中立的立场,读完这部让人震撼的作品,也不得不对作者产生几分敬意。 PS:在面对以产生于西方的现代性的冲击时,伊斯兰世界产生如此强烈的原教旨激进主义,伊斯兰教的复兴是9.11的整体大背景,伊斯兰教与产生于基督教世界的现代性能否相容,是我脑子里萦绕不去的大问题。
评分事实证明,那些原教旨主义者基本上都是打小脑袋被驴踢过的家伙。塔利班掌权后一些疯狂的作为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人类所能做出的事。
评分补mark
评分此类写作中的末流。枝枝蔓蔓,啰嗦更甚我外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