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塔杀机》全面记述了导向“9・11”的一系列事件,以开创性的眼光探析个中人物、观点,以及西方情报机构的失误。劳伦斯・赖特的这部杰作以长达5年的研究与数百次采访为基础,为此他走遍了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
这部作品在详尽与深入两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叙述的主线是四个人相互交织的生活:基地组织的两名领导人奥萨玛・本・拉登和艾曼・扎瓦希里;联邦调查局反恐部门主管约翰・奥尼尔,以及沙特阿拉伯情报事务首脑图尔基・费萨尔王子。随着他们的生活在书中展开,各种事件也一一显现在我们眼前。
劳伦斯·赖特(LawrenceWright),毕业于杜兰大学,曾在埃及开罗的美国大学执教两年。他是《纽约客》杂志的正式撰稿人,也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安全中心的会员。著有5部非小说类作品——《城市孩子,乡村夏天》、《在新世界》、《圣人与罪人》、《回忆撒旦》,《双胞胎》——还写有小说《上帝的宠儿》,并与人合著了电影《全面围攻》的剧本。他与妻子长年居住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2007年,他以《巨塔杀机》一书获普利策奖。
当9.11发生的时候,我还在大学校园,那是一个晚上,突然听到周围人议论。于是,我们拔下电话线连在电脑上,拨号上网,在门户网站上了解这起让我目瞪口呆,又匪夷所思的事件。这起事件,当时让我惊诧的有两点: 1.客机撞大楼,还是地标建筑,甚至还去撞了一把五角大楼,最终造成...
评分 评分9/11这个日期,无须加上任何年份的前缀,我都会迅速涌现那些画面。我试着梳理这些画面涌现的次序:首先是世贸中心的倒塌,人从摩天楼纵身而下,然后,我才能够想起飞机撞入大楼的画面,最后,可以定格在一个通缉令上,上面的头像是本·拉登。这是我个人的次序,其含义恐怕在于...
评分刘放:《巨塔杀机》最近在中国大陆出版了简体中文版,您想对中国的读者说些什么吗? 劳伦斯•赖特:狂热分子始终活跃在我们的周围,只不过他们采用了形式迥异的巧妙伪装。20世纪的上半叶是纷繁的政治辩论,而上世纪末到新世纪初始,更多的焦点集中在宗教信仰的问题上,不再是...
评分有些事件的爆发就像宇宙诞生的那一次大爆炸一样——忽然之间,世界从此不再是原来那个样子。正因为这种鲜明的分水岭意义,世人在震惊之余,也常常抱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通过追根溯源来解释它们因何爆发。珍珠港事变、肯尼迪总统被暗杀、9/11事件都曾激发起人们对真相的极大渴...
罗豫认为该书至少呈现了本·拉登恐怖袭击的两个根源:宗教信仰者对现代性的抵抗和受辱者对羞辱者的报复。问题为什么这种激进的宗教信仰者并非其自身的伊斯兰文化中的失败者,而是成功者。而且这些激进分子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有生活经验,而且享受到了现代文明之后,却要毁灭这种文明,仇视这种文明?可能作者对伊斯兰世界及其文化思想的解读还是有些浅薄。——尤其同意最后一句!【长春市图书馆藏号:I712.5154】
评分考据帝
评分罗豫认为该书至少呈现了本·拉登恐怖袭击的两个根源:宗教信仰者对现代性的抵抗和受辱者对羞辱者的报复。问题为什么这种激进的宗教信仰者并非其自身的伊斯兰文化中的失败者,而是成功者。而且这些激进分子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有生活经验,而且享受到了现代文明之后,却要毁灭这种文明,仇视这种文明?可能作者对伊斯兰世界及其文化思想的解读还是有些浅薄。——尤其同意最后一句!【长春市图书馆藏号:I712.5154】
评分考据帝
评分写出了的美国特务机构和恐怖组织的真实一面 太扫盲了 对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前进了一大步 另外发现拉登和五毛们太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