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吳曉波 曆史 商業 企業史 經濟 中國 跌蕩一百年 經濟金融史
发表于2025-02-16
跌蕩一百年(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上捲敘述1870~1937年間中國企業的變革。作者希望從曆史中找到答案:當今中國企業傢的成長基因及精神素質是怎麼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産物,還是應該放在一個更為悠長的曆史寬度中進行審視?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國進步史上,企業傢階層到底扮演瞭一個怎樣的角色?
從曾國藩、李鴻章、盛宣懷、鄭觀應,到張謇、榮傢兄弟、孔宋傢族,尋找中國商業進步的血脈基因。
作者從一個特殊角度記錄中國企業的發展曆史,既有文獻價值,又有生動故事……
吳曉波,1968年生人,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係。財經作傢,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藍獅子”財經圖書齣版人。常年從事公司研究,現任職東方早報社。主要齣版作品:《大敗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營銷》(2003年)、《被誇大的使命》(2004年)、《激蕩三十年》等。其中《大敗局》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激蕩三十年》榮獲“和訊年度財經圖書大奬”、中國圖書評論協會“年度十大圖書”等奬項。
從經濟史的角度講中國最跌宕起伏的這一百年,對於習慣瞭革命史觀綫索的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吳曉波提供瞭一種供人重新思考的角度,一些被有意無意忽略的綫索,串起瞭看似毫無邏輯可循的曆史碎片,讓人意識到比政治口號更能推動曆史進程的是經濟問題。其中幾篇“企業史人物”看得人唏噓不已(例如“菊生印書”一節),在戰亂年代還能堅守著獨立與理想的人格,以一己之力死守一隅,深藏功與名。
評分吳曉波的經濟史自帶一股化不開的悲愴感。
評分有些觀點還是句句誅心,可惜作者不敢深寫。
評分彆的且不論,文筆是真好。 | 略遜於《激蕩》。
評分文字依然無懈可擊,但觀點大抵老生常談
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读,每天40分钟,读了2个月。 最近有点迷恋民国史,那个令人着迷的年代。 在文艺青年这里,企业家们原本是面目可憎的。因为做了EMBA班主任,才爱上了这个群体。发现他们其实很可爱。 再后来,慢慢发现,他们除了可爱,还很可怜。在这个时代,企业家们是弱势...
評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百年中国经济史,更应该被解读为,是一部从企业史维度出发的百年中国近代史。”梁文道如此评价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一语中的。 我小的时候被妈妈要求背唐诗宋词,年幼无知,对很多诗词实际上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的。尤...
評分很欣喜的在一年之初,看到吴晓波兑现了他曾经的诺言。用自己的方式,描摹缺席已久的中国企业史。 在中国的财经传媒界里,能够同时拥有动人的笔触和深厚的思考的人不多,他算是我心目中的领跑者。 名利场的风云和政经之间的错综复杂,是离我远去的话题。可我依旧能够被一篇序...
評分铮铮竖子其一 仲夏知了怎样悠扬嘶哑的鸣叫 也难描秋风抚过古道瘦马的赤肠 烟销雾散 在不能屈膝士兵面前的哂笑 掩不住千年万面汗滴土齐抬头的彷徨 摊开山川江河与大海 一枚枚老茧刻下的血色印章 正是一马车一马车拖着沉甸甸白银沉下西海的殉葬 凛冬的冰雪将那两千武士的佩刀擦亮...
評分从《大败局》到《激荡三十年》到《跌荡一百年》,吴晓波从一名记者变成了一个编辑。原以为他在找寻答案,最后发现不过是堆砌文字。或许他曾经尝试从史料中挖掘一些什么,但到后来不过是复述一些不算真实的史料,不信你不妨读读关于第二部中“1919广场背后的人”。虽然这种史诗...
跌蕩一百年(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