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荡一百年(上)

跌荡一百年(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吴晓波
出品人:
页数:291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13420
丛书系列:中国企业史三部曲
图书标签:
  • 吴晓波
  • 历史
  • 商业
  • 企业史
  • 经济
  • 中国
  • 跌荡一百年
  • 经济金融史
  • 历史
  • 传记
  • 民国
  • 人物
  • 奋斗
  • 时代
  • 回忆
  • 真实
  • 经典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上卷叙述1870~1937年间中国企业的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

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

作者简介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激荡三十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荣获“和讯年度财经图书大奖”、中国图书评论协会“年度十大图书”等奖项。

目录信息

前言:寻找一个“下落不明”的阶层
第一部 1870-1910:留着“辫子”的洋务运动
1870年:未死将生的时刻
【企业史人物】太保赫德
1875年: 买办救国
【企业史人物】买办世家
1884年: 盛宣怀夺权
1894年:状元办厂
【企业史人物】一代“商父”
1900年:国变中的商人
【企业史人物】北方一周
1905年:立宪急先锋
第二部 1911-1927:惟一的“黄金年代”
1911年:在革命的炮火中
【企业史人物】百货四子
1915年:作为抵抗的商业
1919 广场背后的人
1924 工商决裂
1927 悲剧之月
【企业史人物】 菊生印书
第三部 1928~1937 国家主义的回归
1929 商人的抗争
1932 救亡的经济
【企业史人物】 费的眼睛
1935 大收编
【企业史人物】 嘉庚助学
1937 沉船与拯救
【企业史人物】南洋兄弟
致谢
人物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国外: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民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2、国内: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时期,企业家要流着“道德的血”; 3、...从房价的高企不下到汶川地震再到三鹿事件...,民众对企业家阶层的仇富——不宽恕——彻底冷落; 4、相伴产生的新生企业家阶层的自我反观、...  

评分

很欣喜的在一年之初,看到吴晓波兑现了他曾经的诺言。用自己的方式,描摹缺席已久的中国企业史。 在中国的财经传媒界里,能够同时拥有动人的笔触和深厚的思考的人不多,他算是我心目中的领跑者。 名利场的风云和政经之间的错综复杂,是离我远去的话题。可我依旧能够被一篇序...  

评分

悲剧是什么?如果仅仅是无人生还,仅仅是各奔东西,仅仅是无果而终,他们都未必够得上,最多只是催人落下几滴眼泪,然后,我们又继续寻找下一个故事 于我,我觉得悲剧是,那些即使事后复盘,你都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都找不到出路的故事 悲剧是那些生长在一个错误的年代...  

评分

铮铮竖子其一 仲夏知了怎样悠扬嘶哑的鸣叫 也难描秋风抚过古道瘦马的赤肠 烟销雾散 在不能屈膝士兵面前的哂笑 掩不住千年万面汗滴土齐抬头的彷徨 摊开山川江河与大海 一枚枚老茧刻下的血色印章 正是一马车一马车拖着沉甸甸白银沉下西海的殉葬 凛冬的冰雪将那两千武士的佩刀擦亮...

评分

追寻一百年中国走过的足迹,从1840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的新中国成立,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从政治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为什么走的如此的沧桑艰辛,如此的没落受辱。可有谁告诉我们,在历史和政治的背后,民生和经济的发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吴晓波再次用他那悲天悯人的慈悲胸...  

用户评价

评分

别的且不论,文笔是真好。 | 略逊于《激荡》。

评分

文字依然无懈可击,但观点大抵老生常谈

评分

从经济史的角度讲中国最跌宕起伏的这一百年,对于习惯了革命史观线索的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吴晓波提供了一种供人重新思考的角度,一些被有意无意忽略的线索,串起了看似毫无逻辑可循的历史碎片,让人意识到比政治口号更能推动历史进程的是经济问题。其中几篇“企业史人物”看得人唏嘘不已(例如“菊生印书”一节),在战乱年代还能坚守着独立与理想的人格,以一己之力死守一隅,深藏功与名。

评分

富民新民的,而非造反乱民的,才他娘的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评分

改变了我的许多想法的一本书。重新思考国家经济的预设,对自由主义有了更多的兴趣,理解为什么福利社会政策是发达国家的奢侈品,更清醒地意识到一时成败的虚无,懂得了很多中国政治中的必然性,重新思考职业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