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that he has now was an idea - and it was like a belief in magic - that one day something would happen, an illumination would come to him, and he would be taken by a set of events to the place he should go. What he had to do is to hold himself in readiness, to recognise the moment. ' pp 121-122
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英籍印度裔作家。
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8岁赴牛津大学求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定居英国。曾任BBC“加勒比之声”栏目主持人3年。
游走世界各地写作多年,批判发展中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语多辛辣诙谐。主要作品包括《灵异推拿师》(约翰·卢埃林·里斯纪念奖),《米格尔大街》(萨莫塞特·毛姆奖),《黑暗之地》,《印度:一个伤痕累累的文明》,《自由国度》(1971年布克奖),《河湾》,《浮生》,《魔种》等。
1990年获英国皇室封爵;1993年,成为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首位获奖者,该奖旨在表彰“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
2001年,因“作品中兼具犀利的叙述与正直的洞察,迫使我们正视那些被压抑的历史的存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丢了自己,也看不懂别人 转自2010年9月7日 时代报 文:刘蔚 奈保尔 著 孟祥森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奈保尔的长篇小说《浮生》讲了一个英国前殖民地的男子通过移民寻求身份转变,并在这一艰辛的过程中内心经历焦虑和迷失的故事。尽管小说的时代背景大约是上世纪50...
评分去年年初才开始读奈保尔,被一本精巧雅致的《米格尔街》吊起了胃口,随即入了几本新经典的新版。 去年早先时候读了《通灵的按摩师》,有些失望,故事和文体都令人兴味索然,因此就没再继续下一本,直到年底才撕开《半生》的塑封。翻开来第一章标题赫然写着:萨默塞特•毛...
评分危急关头——V·S·奈保尔新作《半生》评析 J.M.库切 在晚年时,英国作家威廉·萨姆塞特·毛姆对印度宗教萌发了兴趣。1938年,他访问印度,在马德拉斯,有人将他带往教徒的隐居地,去拜...
评分正如库切一针见血的指出奈保尔的这部作品似乎更像是一本可以称为《一生》的小说斩掉一半,《半生》给人一种未经细心雕琢的感觉,作者没能似乎也不想把这部作品雕琢成一部“精致的瓮”,反而放任小说松散的脱落成两部分或三部分,然后又在一个最不该结尾之处让故事突然...
评分正如库切一针见血的指出奈保尔的这部作品似乎更像是一本可以称为《一生》的小说斩掉一半,《半生》给人一种未经细心雕琢的感觉,作者没能似乎也不想把这部作品雕琢成一部“精致的瓮”,反而放任小说松散的脱落成两部分或三部分,然后又在一个最不该结尾之处让故事突然...
Bad writing is bad writing, there is no excuse.
评分Bad writing is bad writing, there is no excuse.
评分Bad writing is bad writing, there is no excuse.
评分Bad writing is bad writing, there is no excuse.
评分Bad writing is bad writing, there is no excus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