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

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日]渡辺信一郎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徐冲
出版时间:2008-10-1
价格:CNY 4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62410
丛书系列:日本学者中国史研究丛刊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渡辺信一郎
  • 日本
  • 日本汉学
  • 日本学者中国史研究丛刊
  • 政治
  • 政治学
  • 中国古代史
  • 王权制度
  • 天下观
  • 政治哲学
  • 礼制文明
  • 中央集权
  • 儒家思想
  • 帝制传统
  • 秩序建构
  • 历史政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对比于源自欧洲的概念“国家”、“帝国”等,作者择取中国古代所特有的词语“天下”作为关键概念,从“天下”的意识形态结构、“天下”的领域结构、天下观念与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以及与王权所在地都城相关的宫阙制度、祭天仪礼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描摹出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天下型国家”的历史样态。本书在日出版后,在日本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与日本古代史研究方面均产生了较大反响,对于青年研究者影响尤大。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の王榷と天下秩序——日中比较史の祝点づぅ》2003年由日本校仓害房出版,是渡辺信一郎先生的第四部个人专着。在日本的中国古代史学界,渡辺先生以其鲜明的理论关怀和宏阔的研究视野而为人瞩目。译者在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习过程中,受惠于先生论着之处甚多,并深深折服于“渡迈史学”的独特魅力。只是中文学界尚未有其著作的完整译本,不能不说是非常遗憾的。2006年译者在日本留学进修期间读到本书,对其以“天下型国家”一语来概括中国古代国家的独特面貌印象至深。其时也正值关于中国古代国家作为一种政治体的特质——对比于现代西方视野下的“民族国家”——的讨论渐成学界话题,遂起了译介之心。2006年底在京都府立大学拜会渡边先生时,得以当面征询作者的意见。蒙先生欣然同意,并在不久之后寄来《自序》,对于本书的成书过程和自己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经历做了简明扼要又极富启发性的介绍。又得台湾政治大学王德权教授惠允,将其大文《东京与京都之外——渡辺信一郎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收入本书作为《附录》,以便利中文学界的读者对于渡辺先生的研究及其在日本中国古代史研究版图中的位置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目录信息

自序
序说 天下与王朝之名
第一节 天下之名
1.“有天下之号”
2.围绕“有天下之号”的论争
3.“天子以天下为家”
第二节 围绕天下的学说史
第一章 天下的意识形态结构——以唐代中国与日本律令制国家的比较为中心
前言
第一节 唐代中国的天下
1.《通典》卷一七一《州郡典·序》所见天下的结构
2.作为实际支配领域的天下
3.生民论——天子权力委任论与以支配为目的的公共性论
第二节 日本律令制国家的“天下”
结语
第二章 天下的领域结构——以战国秦汉时期为中心
前言
第一节 经学上的天下观念——扩张的天下观
1.《礼记·王制篇》的天下——方三千里的九州=中国
2.《禹贡》五服的经今文学说——方五千里=九州说
3.《周礼》九服·九畿说——方万里=九州+蕃国(四海)说
4.《禹贡》五服的经古文学说——方万里=九州+四海说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国家领域的扩张与天下型国家
1.战国秦汉时期国家领域的扩张
2.王充的天下=方万里与天下型国家
第三节 天下的外部世界——两种世界观念的形成
1.经古文学的世界观念
2.源自经今文学的世界观念
结语——中国古典世界观的形成
第三章 天下观念与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
前言
第一节 天下观念的成立
1.天下观念
2.天下观念的成立过程
3.天下观念中社会统合的具体动因
第二节 中国的古典国制——以祭天仪礼为中心的礼法之成立
1.中国古典国制的整备过程
2.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
结语
第四章 宫阙与园林——三~六世纪中国皇帝权力的空间结构
前言
第一节 皇帝权力与天下的结构
第二节 宫城的空间构成与阙门
1.六朝太极宫型宫城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2.宫城正门及其诸装置
第三节 华林园与皇帝审判
结语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王权与郊祀——以南郊祭天仪礼为中心
前言
第一节 中国古代王权的二重性——天子与皇帝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祭天仪礼
1.环绕都城的祭祀体系
2.唐代圜丘的结构——中国传统世界观的凝缩
第三节 中国古代王权的正统性与祭天仪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附录 东京与京都之外——渡迈信一郎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一、前言
二、小经营生产方式
(一)所谓“小经营生产方式”
(二)阡陌制与分田农民
(三)富豪阶层与大土地所有
三、社会分工与专制国家的社会整合
(一)社会的组成型态——四民分工论
(二)专制国家及其社会整合
(三)专制国家政治结构以及意识型态领域的变化
四、议政、礼仪与帝国的政治空间
(一)专制国家的议政形式与空间变化
(二)专制国家的礼仪秩序
(三)贡纳制下的帝国结构
五、他山之石
(一)马克思史学的批判与继承
(二)对京都论点的继承与改造
六、结束语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经学上的天下观念 1.《礼记•王制篇》的天下——方三千里的九州=中国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 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

评分

经学上的天下观念 1.《礼记•王制篇》的天下——方三千里的九州=中国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 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

评分

日本學界的傳統中國天下觀研究成果豐厚。2003年,渡邊信一郎出版《中國古代の王權と天下秩序:日中比較史の視點から》一書,是近年最具代表性的著作。2008年,該書由徐沖譯成中文,以《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為名出版,填補中文研究的不足。[1] 1...  

评分

日本學界的傳統中國天下觀研究成果豐厚。2003年,渡邊信一郎出版《中國古代の王權と天下秩序:日中比較史の視點から》一書,是近年最具代表性的著作。2008年,該書由徐沖譯成中文,以《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為名出版,填補中文研究的不足。[1] 1...  

评分

经学上的天下观念 1.《礼记•王制篇》的天下——方三千里的九州=中国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 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

用户评价

评分

正文五章,也就是一篇论文的长度,而注文大致等同于正文字数,并且显示了作者强大的文献检索能力。个人觉得第四章读了有收获。而作者有些话车轱辘反复说,看过几本日人著作似乎都有这样的现象,不知道是不是写作习惯如此。

评分

受益最大的為渡邊解釋中國宮廷佈局與政治思想的關係一段;最不大的就是“天下”的觀念,雖然這是本書的主要著眼點。另,結構有點散;再另:王德權先生最後的附錄簡述很受用……

评分

我才发现这本书居然是徐老师翻译的!

评分

作为附录的王德权氏的《东京与京都之外——渡边信一郎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更有分量些

评分

只能用一个词形容,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