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在那裏度過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時光。炎熱雜亂的殖民地,窘迫變遷的傢境,忍耐偏執的母親,放蕩驕縱的大哥,溫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種種影響瞭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後創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1932年後迴法國定居,進入大學學習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國政府殖民部工作,參加過抵抗運動。1943年,以杜拉斯為筆名發錶第一部小說《無恥之徒》,從此步入文壇。1950年的《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廣受好評,入圍當年龔古爾文學奬,並被改編成電影。一生創作瞭大量小說、劇作和電影作品,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譯者簡介:王文融,1941年生於重慶,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北京大學法語係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嚮:文體學和敘事學。譯著有《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時間與敘事》等學術著作,以及《情感教育》、《貝姨》、《鄉村教士》、《暗鋪街》、《曆史的見證——雷濛·阿隆傳》等文學作品,主編或參著《二十世紀歐美文學史》、《歐洲文學史》、《外國抒情詩賞析辭典》等。
生活(会)是平静的吗?我只知道生活的海洋总是暗潮汹涌、礁石林立。弗朗索的生活里充斥着欲盖弥彰的谎言、自欺欺人的安稳,还有凄绝的爱情、死亡的阴霾,如影相随,不过是平静地沉陷在厌倦的泥淖中,在绝望与憧憬里痛苦挣扎,仿佛唯有死亡才能获得最终的平静。她差一点就把自...
評分罗豫/文 或许正是由于《情人》太过出名,这个湄公河畔十五岁少女的爱情故事,在多多少少读者心中奠定了杜拉斯作品的基调:溽热,萎靡,激荡着绝望的情欲。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故事里的这位法兰西女孩漂亮性感、家境窘迫,他的情人则是一位中国富家少爷,他占有她,给她钱——这...
評分10:06分,我,在包头上了T284。 我把深蓝色的背包置于脚边,上面系着的撒花水红色长丝巾散了开来。我并没有注意到,直到脚底感觉软软滑滑,才拾起已被践踏发灰的织物,不甚疼惜,随手打了个长结,任由它去! 拥挤的人群,渐渐安顿,入座的入座,没坐的站着躺着蹲着,随你高兴...
評分不知是否是翻译的问题,我始终不够喜欢杜拉斯的说话方式。 《平静的生活》是她的早期作品,关注小人物矛盾而又平静的生活。 女主人公自怨自艾,自信又自卑,渴望改变却总是在等待。 文中是大段大段的自白,意识流,像是喃喃的自言自语。也许很多少女都曾有过类...
實在不是我的類型。
评分Tiene existe-il?雖然殘酷,確是美好的結局
评分實在不是我的類型。
评分Tiene existe-il?雖然殘酷,確是美好的結局
评分Tiene existe-il?雖然殘酷,確是美好的結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