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贲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著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 Disenchanted Democracy, 《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

出版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徐贲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6278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徐贲 
  • 政治哲学 
  • 哲学 
  • 思想 
  • 政治 
  • 社会 
  •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 人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以人性道德的理由来记忆。哪怕对那些与我们只有浅淡关系的人们,我们也与他们因人性道德的记忆而联系在一起。藉由人类共同创伤的记忆,各种社会群体、国族社会,有时候甚至是整个文明,不仅能够辨认出人类苦难的存在和根源,还会就此担负起一些重责大任,警惕袖手旁观的冷漠。正如英国历史 学家Ian Kershaw所说,“通往奥兹维辛的道路,为之开道的是仇恨,为之铺路的是冷漠。”对于人类共同的灾难,记忆研究最关心的不是我们愿意记忆什么,而是我们由于道德责任而应该记忆什么。我们应该记住的是那些直接毁灭共同人性的邪恶事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没想到豆瓣上有这么多的人读过这本书。最初是在开卷八分钟里听梁文道推荐,就买了,看了一段,有点难懂,但是很喜欢。因为复习考研,中断了。现在拿出来重新开始读,依旧很喜欢,只是看的很慢,觉得这本书常常在影射中国的一些现实的政治问题。但是可能也不是影射,因为不同的...  

评分

中国人的记忆很长,长到人人都可以讲述盘古开天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可以背诵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出的句子。中国人的记忆也很短,短到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已经忘记20年前发生了什么。 并不是中国人的脑袋出了问题,更不是近现代史没有值得记忆的东西。我们对一百年内发生的许...  

评分

一边看这本书,一边复习毛概马哲,简直就是看两个观点在活生生地互相掐架,我甚至都可以想象到两派学者在互相对骂,唾沫横飞的场面。 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与国之间不同意识形态的争端竟已将达到了这样一种剑拔弩张的局面。但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最大的感触不是那些左翼与右翼的...  

评分

很是惭愧。这本书还没有细读。有关记忆,也仅仅是最近才开始反思自己。从前只知,受到的教育“大约”与真实的历史是不相符合的。但直到最近,才愤愤不平以至于不敢相信自己怎么被“愚民教育”蒙得这么严实。 鲁迅先生从前曾说过一个故事:大家都被关在铁窗之中,自得其...  

评分

春晚,男人坚守在电脑旁,努力的搜索着山寨。 女人着急,劝男人别这么固执。 男人说:我不阻止你看春晚,你也别阻止我看山寨。 男人的执拗,不是艺术高低的选择,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信仰观念。 但是,不可以体谅一下女人节日的心情? 这源头如何梳理? 南方周末评论徐贲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辑“政治和存在主义”从阿伦特、雅思贝尔斯、萨特、加缪到哈维尔,论述了存在主义导向下独立的个人为何及如何在人性神话被摧毁之后坚持道德并重新积极进行公共参与;极权社会中思想为人设立防线,但人必须回归到公共生活中,这行动的形式之一便是对历史的言说——第二辑“记忆和见证”列举了战后德国反思纳粹的作品、争论及理论,论述了公共传媒-创伤记忆-公民运动的关系。(ps,徐贲是不是国内施米特派的头号大敌?)在荒诞的经验中个人之于苦难的见证-思考-言说把人从孤独、恐惧和绝望中引领出来,为之赋予集体意义,即训练自由的人产生对自身负责的、对抗恶的价值判断。非常好的导读,阅读体验也很棒,特别是那篇关于萨特加缪在革命暴力问题上的分歧,双线叙/论,驾驭得非常好。

评分

不可不读的徐贲

评分

09年。以前觉得作者还可以的。。。。给3星的我是不是有点过河拆桥,沉思

评分

大多都是对他人思想或著作的复述,感觉没有新意,尽管是有意义的。比较喜欢谈萨特和加缪那篇。

评分

读起来停不下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