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作者约翰·濮兰德(1863—1945年)曾经在中国担任海关官员,是赫德的机要秘书,与李鸿章有过一定的交往,同时,他也曾作为《泰晤士报》的记者走访和游历中国,并就一些问题对李鸿章进行过采访。具备了这样的一些身份,濮兰德撰写《李鸿章传》一书就应该让人感到有较高的可信度。当前,李鸿章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颇多但同时又争议频生,有些重要问题至今没有定论,因此,出自李鸿章同时代的异国之人的资料当显珍贵,故而,当天津人民出版社把这本原著交由我翻译的时候,我便欣然领命,决心下工夫完成这个任务,以便使当今更多的普通读者和有关研究者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再次对李鸿章进行了解并作出自己的评判。
13|《李鸿章传》濮兰德版:第一次站在外国人的角度看李鸿章,总觉得读出一种濮兰德对这位晚清名臣惋惜不宜的心态。 1.两者所处的格局不一样,濮兰德来自爱尔兰在当时是典型的现代化思想的外国人。而李鸿章处于前现代化思想,是尊奉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国家的层次上两者的想法有些本...
评分 评分13|《李鸿章传》濮兰德版:第一次站在外国人的角度看李鸿章,总觉得读出一种濮兰德对这位晚清名臣惋惜不宜的心态。 1.两者所处的格局不一样,濮兰德来自爱尔兰在当时是典型的现代化思想的外国人。而李鸿章处于前现代化思想,是尊奉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国家的层次上两者的想法有些本...
评分 评分西方人眼中,考虑自我的因素更多一些,而在集体之中掣肘因素,一般考虑的不多。与梁启超版本相比
评分以西方角度看待李,部分视角可做参考,部分评价值得商榷
评分在天朝内部,清王朝的权力在“神圣的遗产”中衰落;在天朝外部,欧洲人已踏进国门。而此时的李从容应对,且几乎是单枪匹马。我读过的历史人物传记中,最客观深刻的一本。
评分虽然缺少个人日记私人书信的考证,难以准确记录个人内心真实独白及描述心路发展历程,但与沙俄密约,于己贪得无厌却是无疑,难以跳脱时局的制度产物。
评分外国人眼中的李鸿章。一分为二并站在历史的纬度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非常必要的,布兰德对李鸿章的精辟概括"鲜血和银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