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問傢之一,也是公認最有骨氣的中國人。他的大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要義》、《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鄉村建設理論》等,早已名揚學界,為中外學者所推崇。
《中國文化要義》是作者的名著之一,寫於1948年。書中闡述其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見解。而對於中國文化之特徵及其成因等,則論列甚詳,自成一傢之言。本書原著早已絕版,齣版社徵得作者同意,重排齣版,除訂正若乾文字錯訛外,未作改動。作者還為此重訂新版寫瞭序言。
我愿意用这个标题总结梁先生对中国人生活精神的全部分析。 这句话是梁先生书里面的,越咂摸越有味道。 从文化上疗救我们这个民族,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梁先生戮力乡村建设的年代,不适合,解放后三十年那个强敌环嗣只争朝夕的年代,不适合;现在呢? 像梁先生这样大开大合...
評分 評分人类文化通常以宗教为开端,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以宗教为中心。宗教是道德,礼俗,法律的寓所。在西方,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会被视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宗教有统摄凝聚作用,它使得不同的人因着共同的信仰而走到一起来。宗教也有驯服的作用,它使得人心归顺,使得人克制内心...
評分一、成书的背景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文化要义》成书于1941到1949年,期间经过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可谓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风起云涌的一段时期。一方面,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始终处战乱之中,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的冲击,知识分子试图突破几千年来中国社...
評分中西的三大差异导致双方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且至今貌合神离. 1> 中国的伦理社会和西方的宗教社会 2> 中国的以家治国, 和西方的重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 淡化家庭的观念 3> 西方长期的封建制的小社会和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的官僚体制 这三大差异是形成西方重视自由,权利,私有...
他是一個思想傢,同時又是一個社會改造運動者
评分20180224-0307 香港三聯一版七印 封麵不同
评分他是一個思想傢,同時又是一個社會改造運動者
评分看不懂啊,神馬啊
评分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說:“中國人的倫理本位者,關係本位也。”所謂倫理,就是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規則,這可是最高的學問呀。不知所謂的“中學為體”中的“中學”之意是否就是指這一中國倫理要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何必將最優秀的小學生、最優秀的中學生、最優秀的大學生送到西方去學習呢?因為從西方怎麼能學得來咱們中國最重要的倫理文化要義?這幫最優秀的年輕者滿腦子盡是西方文化要義,怎麼能在東方關係文化氛圍中裏兜得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