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與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錶,他走的是一條極為艱辛、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傢之一。他的創作獨具特色,在群星燦爛的19世紀俄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占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窮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死屋手記》、《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
《名著名譯插圖本(精華版)•被欺淩與被侮辱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從流放地迴到彼得堡後完成的第—部重要作品,是作者前期一係列描寫“窮人”作品的頂峰。他以催人淚下的感人筆觸描繪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人物。非但講述瞭他們的不幸遭遇,而且細緻入微地刻畫瞭他們“慘痛熱烈的心聲”(魯迅語),錶現齣作者深入解剖人心的卓越技巧。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國作傢。1846年發錶第一部長篇小說《窮人》。1848年發錶中篇小說《白夜》。1849年因參加反農奴製活動被流放西伯利亞,刑滿後重入文壇,相繼發錶長篇小說《被欺淩與被侮辱的》《罪與罰》《白癡》《群魔》和《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他擅長通過人物病態的心理分析和人物意識的錶述來塑造人物;他運用象徵等藝術手法,使作品通篇緊張壓抑,情節發展緊湊急促、懸念迭起、震撼人心。作品的開創性意義和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已為舉世所公認,許多現代派作傢更將他奉為宗師。
《被欺淩與被侮辱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從流放地迴到彼得堡後完成的第-部重要作品,是作者前期一係列描寫窮人作品的頂峰。他以催人淚下的感人筆觸描繪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人物。非但講述瞭他們的不幸遭遇,而且細緻入微地刻畫瞭他們慘痛熱烈的心聲(魯迅語),錶現齣作者深入解剖人心的卓越技巧。
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将俄罗斯民族的品质——愿受苦难,突出得最为强烈的一本,故事围绕着公爵父子——纯粹的恶与善——展开的(这里的善只是相对于公爵的恶而言),每一个人都愿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甘愿让自己独自承受痛苦,甚至这种承担会引起另外一个人的承担而带来的痛...
評分陀一如既往的让人感动,不加掩饰的内心披露,激烈得喷薄而出的感情,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里面。娜达莎和涅莉,两人都是被伤害与被侮辱的女性形象,但他们有所不同,娜达莎端庄漂亮,给人一种圣母般的感觉,为了爱情愿意牺牲一切,卑微得没有自我,是个不幸的女人;涅莉个子矮...
評分 評分记得我第一次看这本小说,应该是在我十二岁的时候,初一或者初二吧。 那时候的我看这样的书并不能完全明白。看到俄罗斯人那些长得过分的名字忍不住皱眉。看完之后除了对故事情节的大概了解,就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感情都好激烈啊……不是在大喊大叫,就是在大哭大闹,...
3.5
评分大三的暑假,也就是2012年的夏天讀的,話說那時候頸椎病,坐著的時候確實挺難受的。
评分讓人不舒服的情感和故事。 遠離於解脫,不識解脫故,惡業所流轉,心有煩惱故。
评分“為什麼人們所企求的東西總是多於他們所能得到的呢?”
评分高中時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