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言語》是美國當代新秀學者白睿文對當代兩岸三地二十位華語電影要人的深入訪談——
大陸:謝晉、田壯壯、陳凱歌、張藝謀、張元、王小帥、賈樟柯、李楊
颱灣:侯孝賢—硃天文、楊德昌、吳念真、李安、蔡明亮、張作驥
香港:許鞍華、關錦鵬、陳果、陳可辛、陳耀成。
這部訪談錄,以探究各位華語電影工作者的重要作品為主,關注他們的成長歲月和美學追求,兼及藝術、商業和政治之間復雜交纏的關係,並展望全球化大背景下華語片的未來。在作者的精心準備的提問中,“第五代”、“第六代”、“颱灣新電影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這些華語電影“最好的時光”,如草蛇灰綫,浮現在更寬廣的曆史與文化脈絡之上。這本集子為當代華語電影世界最傑齣的一些導演的想法和理念提供第一手資料。
白睿文(Michael Berry),1974年齣生於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博士,現職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東亞係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華語文學、電影、流行文化和翻譯學。
著作包括Speaking in Images: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akers(2005),《痛史: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的曆史創傷》(A HistoryofPain:Trauma in Modem Chinese Fiction and Film,2008)與《賈樟柯的故鄉三部麯》XJiaZhangke’SHometown Trilogy.2009)。
中英譯作包括王安憶《長恨歌》(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2007)、餘華《活著》(To Live,2004)、葉兆言《一九三七年的愛情》(Nanjing 1937:A Love Story,2003)、張大春《我妹妹》與《野孩子》(Wild Kids:Two Novels About Growing Up,2000)。
这本书和 易立竟的"中国导演探访录”比较起来,你会发现易立竟一点不懂电影的。 从比较中才看出光影言语的作者深厚的电影理解。书能帮助怎么欣赏电影。现在主流影迷80、90后需要更多的这样的书来帮助提高鉴赏能力而不是照单全收那些充数之作。
評分有几篇很真诚。张艺谋说的很好,贾樟柯依然很聪明有口才并且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要。台湾几个说的不错,香港几个么都比较自以为是了。但个人觉得本书不太好之处即over-interpretations的地方比较多,当然执笔者一个巴掌拍不响,要有被访者的“配合”才可以。并且我也觉得通过阅...
評分《光影言語》,是哥倫比亞中國現代文學和電影的博士生白睿文(Michael Barry)的著作。他以兩岸三地的導演為核心,分別訪談並記錄。其中有大名鼎鼎的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許鞍華,關錦鵬、侯孝賢、楊德昌、以及李安等。此書的序是由紐約大導馬丁史柯西(Martin Scors...
評分他山的石头记 历史人物的口述实录近年在国内渐成热点,不过在中国电影的研究圈子里,似乎仍未成气候。较之内地,香港影评人在这方面的工作似乎做得比较好。就我所知,他们访谈过一批中国影史上的知名人物,如黎莉莉、谈瑛、孙瑜等,而对《小城之春》的主演韦伟及费穆女儿...
評分这本书的真实的写作群体是当代华语电影世界的导演们,这样的集体亮相,使得这本书成为现代华语电影的一部口述历史,同时也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份精神档案。不得不说,三地导演的精神世界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内地不能不提到的是政治,而台湾无法忽视的则是身份认同,香港则是...
非常珍貴的訪談資料。閱讀的過程中,感覺港颱的電影工作者的學養方麵似乎較有優勢。很多導演像陳耀成,之前都沒有關注過。不過香港電影工作者似乎忒商業,徐剋一天拍一百多個鏡,侯孝賢一天一個,哈。張之亮隨意剪張作驥的片子,徐剋亂用別人的名字冠名都是典型。
评分非常齣色的一本訪談作品,白睿文良好的電影藝術素養和對社會、政治諸多命題的把握使得他跟各位藝術片導演的對話能夠深入、生動、細緻。本書可謂是瞭解當今中國兩岸三地最著名、最有創造力的一批電影導演的完美手冊。
评分非常珍貴的訪談資料。閱讀的過程中,感覺港颱的電影工作者的學養方麵似乎較有優勢。很多導演像陳耀成,之前都沒有關注過。不過香港電影工作者似乎忒商業,徐剋一天拍一百多個鏡,侯孝賢一天一個,哈。張之亮隨意剪張作驥的片子,徐剋亂用別人的名字冠名都是典型。
评分是老外的采訪錄,可是關注點似乎並沒有因為“西方”所以東方主義他者的不同。
评分這個版本OK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