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叙事

我们时代的叙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
作者:崔卫平
出品人:
页数:259
译者:
出版时间:2008-09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0530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崔卫平
  • 电影
  • 我们时代的叙事
  • 评论
  • 艺术评论
  • 文化
  • 文化探讨
  • 中国
  • 叙事
  • 时代
  • 文学
  • 思想
  • 人文
  • 社会
  • 文化
  • 写作
  • 阅读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文力图阐述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如何讲述中国社会历史现状,以及这种讲述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关系如何。本文选取了这样几个片断:50年代初期某些电影,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表现了真实的社会矛盾冲突,它们与新世界本身一样,是生气勃勃的;60年代的谢晋电影,至少有一头扎根于真实的现实关系当中,引起观众特定的现实联想,只是它们的结尾被归并到统一的主导意识形态的框架中去:陈凯歌电影是中国稍晚才出现的艺术电影,其更为重视人的内在精神尤其是儒家文人的情怀;而张艺谋电影则可以看作中国的主流电影,其中所体现的“游民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某些症候。

作者简介

崔卫平,江苏盐城人,1984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文艺学硕士,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主要从事的领域有:电影批评、文学批评、社会与政治批评以及当代中-东欧思想文化。著有《带伤的黎明》、《看不见的声音》、《积极生活》、《我见过美丽的景象》、《水木年华》、《正义之前》等。翻译有《布拉格精神》、《哈维尔文集》、《通往公民社会》(与人合译)。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一本批评电影的书,读起来很过瘾。 电影可以说是现实以及历史最直观最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即便是以回避或者歪曲的方式。所以这本书不只是关于电影,而是在解剖这个时代。 透过电影揭开“盛世”的面纱,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猜测一下,没有话语权的大多数恐怕是这样的...  

评分

崔老师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受人关注的公共知识分子。我还是喜欢她作为评论家的身份,因为她的文章,可以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受好电影的魅力,特别是好的剧本对人性的感染。 许多年前,我看过张艺谋的《活着》,觉得他对电影与原作之间有一种难以言明的隔离,原作...  

评分

崔老师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受人关注的公共知识分子。我还是喜欢她作为评论家的身份,因为她的文章,可以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受好电影的魅力,特别是好的剧本对人性的感染。 许多年前,我看过张艺谋的《活着》,觉得他对电影与原作之间有一种难以言明的隔离,原作...  

评分

崔老师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受人关注的公共知识分子。我还是喜欢她作为评论家的身份,因为她的文章,可以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受好电影的魅力,特别是好的剧本对人性的感染。 许多年前,我看过张艺谋的《活着》,觉得他对电影与原作之间有一种难以言明的隔离,原作...  

评分

崔老师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受人关注的公共知识分子。我还是喜欢她作为评论家的身份,因为她的文章,可以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受好电影的魅力,特别是好的剧本对人性的感染。 许多年前,我看过张艺谋的《活着》,觉得他对电影与原作之间有一种难以言明的隔离,原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喜欢的是中间部分,张艺谋的游民意味,葛大爷的规范之中的“小人物”,媚俗的《集结号》都挺有意思。对《红高粱》《菊豆》可与周蕾的对照着看。

评分

20140103 接地气又不失指导意义的影评。 国产抗日电影也依旧和上个世纪一样,充满不容辩驳地压倒性的复仇情绪,一些打着人性关怀和历史反思名义的影片还在沿袭舍生取义的旧观念,并没有更为丰富的表述和超出上世纪的眼光。观众已经习惯用仇恨回应那段历史,试图将镜头推向侵略者内心深处的新尝试呼声不高。全盘接受作者的分析和暗示,并打算带着这些暗示去观看书中所列举的影片。另外,对图雅婚事的解读很合我意。

评分

提到的一半以上的电影没看过,看影评居然还挺好看的。

评分

其实她的风格还很模糊,有的是见解。

评分

提到的一半以上的电影没看过,看影评居然还挺好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