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與章炳麟乃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兩個頭號人物,在政治上,一主變法,一主革命;在學術上,一主今文經學,一主古文經學;而根本之異是在文化觀上,一是一元論,一是多元論。二人雖途徑不同,但都對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作齣瞭決定性的貢獻。至今經過時間的考驗與印證,已可略見康氏主張漸進改革的價值與章氏文化多元論的正確性。然而,長期以來二人卻多被視為守舊與頑固。本書揭除掩遮康、章兩氏的重重簾幕,澄清若乾誤解,還其以曆史真貌。
汪荣祖之作,将康有为与章太炎之别视为“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差异,骨子里是柏林式的简浅,章太炎似乎成了柏林笔下的浪漫派。 另外,对中国革命之理解颇入自由主义之窠臼。
評分首先声明,不佞对康章皆无研究,所论完全立基于此书。 史学分义理与考证。 康南海无疑属前者,《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其明证;章太炎斥甲骨、反白话、袭章实斋「六经皆史」之说,自证其钱大昕属性。 民国以后二人皆被目为「保守、顽固」之人,然察其本质:南海实为...
評分汪荣祖之作,将康有为与章太炎之别视为“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差异,骨子里是柏林式的简浅,章太炎似乎成了柏林笔下的浪漫派。 另外,对中国革命之理解颇入自由主义之窠臼。
評分首先声明,不佞对康章皆无研究,所论完全立基于此书。 史学分义理与考证。 康南海无疑属前者,《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其明证;章太炎斥甲骨、反白话、袭章实斋「六经皆史」之说,自证其钱大昕属性。 民国以后二人皆被目为「保守、顽固」之人,然察其本质:南海实为...
評分汪荣祖之作,将康有为与章太炎之别视为“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差异,骨子里是柏林式的简浅,章太炎似乎成了柏林笔下的浪漫派。 另外,对中国革命之理解颇入自由主义之窠臼。
拋棄傳統的觀點,從文化(一元論vs多元論)的角度分析瞭康章二氏的根本不同,沒有提齣太多啓發性的思想。
评分非常痛快的閱讀,思路清晰,觀點明確,旁徵博引,自圓其說。
评分文化觀的問題,而且與現代性有關,我萌的= =較多地是用外部觀點來作為比較兩人的標準的,但是沒有闡釋過頭的感覺。(適當用用超越的眼光去探討異相之間的可比問題是件有趣的事,趣就趣在拿捏到位上麵。)章瘋萌到我。
评分拋棄傳統的觀點,從文化(一元論vs多元論)的角度分析瞭康章二氏的根本不同,沒有提齣太多啓發性的思想。
评分文化的普世性與獨特性,在康章二人身上各有體現。當代文化論者若不能藉鑒此二人之學說,不可不謂之失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