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章炳麟乃清末民初思想界的两个头号人物,在政治上,一主变法,一主革命;在学术上,一主今文经学,一主古文经学;而根本之异是在文化观上,一是一元论,一是多元论。二人虽途径不同,但都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至今经过时间的考验与印证,已可略见康氏主张渐进改革的价值与章氏文化多元论的正确性。然而,长期以来二人却多被视为守旧与顽固。本书揭除掩遮康、章两氏的重重帘幕,澄清若干误解,还其以历史真貌。
首先声明,不佞对康章皆无研究,所论完全立基于此书。 史学分义理与考证。 康南海无疑属前者,《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其明证;章太炎斥甲骨、反白话、袭章实斋「六经皆史」之说,自证其钱大昕属性。 民国以后二人皆被目为「保守、顽固」之人,然察其本质:南海实为...
评分首先声明,不佞对康章皆无研究,所论完全立基于此书。 史学分义理与考证。 康南海无疑属前者,《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其明证;章太炎斥甲骨、反白话、袭章实斋「六经皆史」之说,自证其钱大昕属性。 民国以后二人皆被目为「保守、顽固」之人,然察其本质:南海实为...
评分首先声明,不佞对康章皆无研究,所论完全立基于此书。 史学分义理与考证。 康南海无疑属前者,《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其明证;章太炎斥甲骨、反白话、袭章实斋「六经皆史」之说,自证其钱大昕属性。 民国以后二人皆被目为「保守、顽固」之人,然察其本质:南海实为...
评分汪荣祖之作,将康有为与章太炎之别视为“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差异,骨子里是柏林式的简浅,章太炎似乎成了柏林笔下的浪漫派。 另外,对中国革命之理解颇入自由主义之窠臼。
评分汪荣祖之作,将康有为与章太炎之别视为“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差异,骨子里是柏林式的简浅,章太炎似乎成了柏林笔下的浪漫派。 另外,对中国革命之理解颇入自由主义之窠臼。
抛弃传统的观点,从文化(一元论vs多元论)的角度分析了康章二氏的根本不同,没有提出太多启发性的思想。
评分回顾近代思想史,康章思想虽在戊戌间隙曾有过短暂的交集,但之后便分道扬镳,渐行渐远,乃至终成寇仇;至于二人的学术与思想宗旨,也是大异其趣,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讽刺的是,近现代学界却多将二人同时拉进了顽固保守的阵营,二人同时成为了旧时代的古董、奇货。然而奇货终究可居,此二人思想之气象与格局,断非后辈多数所谓大师所能比拟,而时代的发展也一次次印证着他们思想的强大张力。康章是近代思想史的两座高峰,近年来,他们终于逐渐走出故纸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新认识与肯定,我想,这是当代学人逐渐成熟的表现。
评分文化的普世性与独特性,在康章二人身上各有体现。当代文化论者若不能借鉴此二人之学说,不可不谓之失也。
评分回顾近代思想史,康章思想虽在戊戌间隙曾有过短暂的交集,但之后便分道扬镳,渐行渐远,乃至终成寇仇;至于二人的学术与思想宗旨,也是大异其趣,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讽刺的是,近现代学界却多将二人同时拉进了顽固保守的阵营,二人同时成为了旧时代的古董、奇货。然而奇货终究可居,此二人思想之气象与格局,断非后辈多数所谓大师所能比拟,而时代的发展也一次次印证着他们思想的强大张力。康章是近代思想史的两座高峰,近年来,他们终于逐渐走出故纸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新认识与肯定,我想,这是当代学人逐渐成熟的表现。
评分萧公权以外史功夫探读中学,当然对康子有许多歧见。汪氏以萧为师,悖谬更甚。单讲太炎以佛释道,却不明南海思想中有一自然的由儒入道经过,大同书秘而不宣,意在此矣。再进一步说,康子以保种必先保教,按汪氏见地,岂不也成了伯林?初则以六经为史,继而思想史也成了“史”,实在很稀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