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复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列·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包括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政论等,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一个时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品人:
页数:514
译者:汝龙
出版时间:1979-4-1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71104
丛书系列: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图书标签:
  • 托尔斯泰 
  • 复活 
  • 小说 
  • 俄国 
  • 长篇小说 
  • 外国文学 
  • 文学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复活》(1889-1890)是托尔斯泰思想艺术的总结。作品以一起真实的刑事犯罪案为基础,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复杂曲折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对政府、司法、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的同时也在宣扬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不敢说别的,毕竟人托老占领了“宽恕”、“善”这些道德制高点。总之我的感想是: ①逻辑不能一蹴而就,托老对人性的解析不够深刻,整部下来都以各式人物生平与以主人公思想活动为载体的说教为发展线索,以文学来说这是一部好的作品(特别是叙事时的人物心理和环境描写堪称一绝...

评分

写《复活》的时候,托尔斯泰已经六十多岁了。从六十多岁一直写到七十多岁,十年,老托的胡子越长越长,相貌越来越威严,渐渐就固定成这本书扉页上的“作者像”了——看上去一肚子神圣的牢骚想发,手按在椅子扶手上,似乎就要站起来骂人的样子。文学家跟小说家就是不一样的...  

评分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那么《复活》就是概括了托尔斯泰的思想和理念。年轻的时候,觉得读完托尔斯泰的书是不可能的,那么厚嘛!但是一部接一部,我无法停止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他的文字那么伟大和有力,让我感动至深,每次看完都要回味大半年。 《复活》...  

评分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路过福州南后街旁的林觉民故居。我会想,让林觉民抛妻弃家参加革命的动力是什么?今日要在这样的地段起一座这等规模的林家大宅,恐怕要好几个亿,在当时也不会是小数目。这样的富贵之家,无论如何,属于“既得利益”阶层,那么为什么要去抛头颅洒热血呢...  

评分

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1. 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俄罗斯,其世界观所倡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而是基督教人道主义,神人性和上帝的内在性。在托尔斯泰主义中,表现为“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复活》中他写道:“一个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  

用户评价

评分

土地是不能被私有的,希望托尔斯泰每个后人都能记住这点。全书深沉而有力度,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描写得很详细,可以说太详细了,以至于显得有些冗长且缺乏重点。即便托尔斯泰最后执着于宽恕和压抑人欲的刻板说教,但对于其对社会的洞察力来说,依旧瑕不掩瑜。

评分

上帝视角写社会各界,议论略说教。人物鲜明,情节淡

评分

(开场时的男女主: 玛斯洛娃:命运受他人操控。 涅赫柳多夫:天真中带着傻气。) 好开心,初中时就想读的作品托早晚高峰的福在两周中读完,酣畅淋漓。 也有点生气,结尾妥协了,全文的社会生活描写直指制度的愚昧落后和荒谬害人,结尾却转向宗教,一下子软掉了。内心不喜欢这个结尾,也不喜欢玛斯洛娃的选择。凭什么玛斯洛娃不能和爱的人在一起?难道涅赫柳多夫就清清白白吗?(阶级问题要如何解决?) 除去结尾,其余部分仍是伟大的。对当时的社会描写既如实又深刻,托翁对人性的刻画一针见血。 自从大二以来每年一部托翁作品,从看不懂的《安娜卡列尼娜》到真实又引人入胜的《战争与和平》,再到《复活》。每一部书都有托尔斯泰自己的身影,列文、皮埃尔和涅赫柳多夫,无一不是取自托尔斯泰自身的故事,想来托尔斯泰真是个文学天才。

评分

文学巨著,俄罗斯沙皇时代的社会百科全书。

评分

对社会底层的描写十分深入,悲剧不是毫无缘由的,虽然最后“复活”式的结局仿佛大团圆,但这终究还是一场悲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