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政治、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四代天皇,历经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侍女的种种或凄婉或美好的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爱情纠葛事件。
紫式部,本姓藤原,原名不详。因其长兄任式部丞,故称为藤式部,这是宫里女官中的一种时尚,她们往往以父兄的官衔为名,以示身份;后来她写成《源氏物语》,书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又称作紫式部。作者生卒年月也无法详考,大约是生于九七八年,殁于一○一五年。紫式部出身中层贵族,是书香门第的才女,曾祖父、祖父、伯父和兄长都是有名的歌人,父亲兼长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作者自幼随父学习汉诗,熟读中国古代文献,特别是对白居易的诗有较深的造诣。此外,她还十分熟悉音乐和佛经。不幸家道中落,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年长二十多岁的地方官藤原宣孝,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她过着孤苦的孀居生活。后来应当时统治者藤原道长之召,入宫充当一条彰子皇后的女官,给彰子讲解《日本书纪》和白居易的诗作,有机会直接接触宫廷的生活,对妇女的不幸和宫廷的内幕有了全面的了解,对贵族阶级的没落倾向也有所感受。这些都为她创作《源氏物语》提供了艺术构思的广阔天地和坚实的生活基础。
源氏物语是在08年留学时带来的,本想在飞机上无聊看看,结果一直没看,直到最近因一些喜爱的日本艺术品,打算还是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学。对日本文学艺术了解不深,所以只谈谈个人感受。 虽然此书顶着种种大名,可是我不喜欢,越读越恶心。全书的基调是以男本位,女人充其量就是...
评分本人读书向来兴致所至,当年就为了一睹源氏之风华,买了套丰子恺译本的《源氏物语》。 还算认真的读了一下,感觉结构松散,翻译除了诗句之外,也很是单薄无味,甚是失望。昨天偶尔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怎样阅读源氏物语》,细细一看,发现《源氏物语》被称为奇书是名至...
评分摘自《南方周末》 作者:李 雾 本人自认对日本文学多少知道一点。从川端康成的《古都》、《雪国》到公部安房的《沙女》,从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潮骚》到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也算读过几部日本小说。不过,也要到不久前读了《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游记之后,才...
评分看到很多人认真的讨论源氏物语里喜欢谁,不喜欢谁,但对我来说,这本书实在是距离太遥远了,里头的社交法则也很陌生,所有的人物都笼罩在社会习俗之下,很少见个性鲜明突出的,难怪有人不服气把它和《红楼梦》比,别说是红楼梦了,就是唐传奇中,举出一位崔莺莺,其个性之突出...
评分历时将近半年终于把《源氏物语》看完了,也就是睡觉前的半个或一个小时看看,所以拖得的这么久。很久没有看专业外的书,上一本看得是哪一本,是昆德拉的《玩笑》还是《偷书贼》?记不得了。那也没写读后感很久了。 看《源氏物语》的前半段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整天就是...
但凡天下女子该是已经写尽了吧,读此书的感觉便是如此。白话的翻译,其实隐约间也有日文独有的气息在列,日本人真是爱白乐天,和歌的风雅也自成趣味。满篇有"物哀"之意,景物与人融合甚好,每每读下去,不自觉又会想到《红楼梦》,荣华浮世转瞬即逝,大雪茫茫一片冷清。这此间的名分、门第与风物令人充满好奇,而四十一回的"云隐"留白,无声胜有声,令人唏嘘不已。遁入空门,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便是重新活过一般。阅读时配上三味线与尺八的音乐,这一幕幕场景便生动了起来。前四十一回光源氏的四处留情,再到后十三回,薰大将落在"梦浮桥"之上,满篇皆是佛祖所说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 人生大梦,不必强求了。
评分我只盼望在今天能多一些尤三姐样的女子,从各色轻薄儿郎那里,把他们在数千年男权社会中的欠下风流债多多讨还回来。
评分很喜欢这本书给我的直观感觉,适合感性享受不太适合理性分析。至于有人拿它和红楼梦作比较,有些荒谬。
评分上班时间乘车时读过两本书,因为看得得太过入迷坐过站进而迟到,一本是丰子恺译版《源氏物语》,另一本就是《日出处天子》。源氏物语书中角色众多,女性角色中最喜欢的是葵,最讨厌的是浮舟,最不解的是夕颜,最佩服的才女是六条妃子。
评分世间竟有如此好色之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