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章 “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教育概况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教育之发端
第二节 辛亥革命以来的东北教育
一、“五四”运动前东北的教育及新文化运动
二、“壬戌学制”在东北的实施
三、张作霖奉系军阀政府时期的东北教育
四、对学生进行三民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教育概况
第二章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教育活动
第一节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人教育活动的开端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人教育
第三章 殖民地教育的基本方针及其实质
第一节 前期教育(1932年3月-1937年10月)
——融王道主义与封建儒学为一体
一、殖民地教育方针的初立
二、教科书的编纂
三、教育机构
四、前期教育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中期教育(1937年10月-1941年12月)
——播扬“日满一德一心”
一、“学制要纲”的颁布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师范教育
五、高等教育
第三节 后期教育(1941年12月-1945年8月)
——纳入军国主义轨道
一、战时教育体制与教育方针的确立
二、法西斯军事训练
三、“勤劳奉仕”与“全日实习”
四、缩短修业年限
第四章 殖民地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强制日本语学习
一、日本语的国语化
二、日本语检定制度
第二节 实施“精神教育”
一、“涵养国民各安其分”的修身教育科
二、以溥仪诏书为内容的国民道德科
三、播扬“惟神之道”的建国精神科
第三节 所谓的“实业教育”
一、“实业教育”的出发点
二、“实业教育”的授业
三、“培养劳作习惯”的实习课
第四节 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的的女子教育
一、女子教育的基本方针
二、女子教育的授业内容
三、女子教育的概况
第五章 殖民地教育的措施
第一节 对教育行政的统制
一、政归“中央”
二、教育机构的变迁
第二节 视学制度与日籍师资
一、视学制度
二、日籍师资的输入及意义
第三节 法西斯教学方式
一、朝会与“式日”
二、打骂体罚制度
三、“阶级服从”制度
四、兵营式的管理体制
第四节 禁锢和封锁民族文化
一、官制文化
二、篡改历史,摧残中华民族文化
三、思想监控和疯狂查禁
四、强制输入日本法西斯文化
第五节 对爱国进步师生的镇压和迫害
一、安东教育界大逮捕案
二、吉林教育界大逮捕案
三、通化教育界大逮捕案
四、对建国大学爱国学生的镇压
五、沈阳教育界大逮捕案
六、北满教育界爱国师生被迫害案
第六章 殖民地奴化教育的恶果
第一节 就学率及升学率低下
一、小学教育
二、中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
第二节 严重腐蚀、毒害了青少年的思想
一、泯灭了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
二、盲目推崇日本,轻蔑自己的祖国
三、维护封建礼教,做封建主义的殉葬品
第三节 培养了一批顺从殖民统治的奴隶、工具和御用
知识分子
第七章 东北爱国师生的反满抗日活动及对奴化教育的抵制和斗争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在教育界的斗争
一、佳木斯教育界第一个党小组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人在依兰、桦川教育界的活动
三、中国共产党人在哈尔滨教育界的活动
四、中共吉林特支领导爱国师生的斗争
第二节 直接投身武装抗日斗争的爱国知识分子
一、东北大学学生苗可秀的抗日义举
二、小学校长白广恩、包景华的抗日活动
三、抗日义勇军队伍里的学生团
第三节 教育界人士的反满抗日活动
一、教育界救国会的出现及其斗争
二、教育界人士呈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三、流亡关内和国外的东北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
四、读书会活动
第四节 对奴化教育的抵制和斗争
一、抵制伪满教材,教授真知灼见
二、抵制“实习课”和宗教崇拜
三、反压迫、反奴役的斗争
第五节 建国大学学生的爱国进步活动
第六节 国民党爱国人士在教育界的活动
一、组织反日武装,投身武装抗日斗争
二、宣传抗日,发展组织,建立据点,搜集情报
三、国民党爱国人士在狱中的斗争
第八章 特殊教育与社会教育
第一节 特殊教育
一、大同学院
(一)大同学院的创建
(二)大同学院的概况
(三)大同学院的意义
二、陆军军官学校
(一)陆军军官学校的概况
(二)法西斯教育手段及内容
(三)军校爱国学生的反抗斗争
三、兴安学院
四、兴安军官学校
第二节 社会教育
一、社会教育的指导方针
二、社会教育机构及其几种形式
(一)民众教育馆
(二)民众讲习所及民众学校
(三)语学讲习所
(四)图书馆
(五)电影、广播教育
(六)各种展览会及官制文学
三、对“社会教化团体”的操纵和控制
(一)满洲国防妇人会
(二)日满帝国妇人会
(三)童子团联盟
第九章 东北沦陷时期的日本人教育
第一节 伪满洲国建国时期的日本人教育
第二节 1937年以后的战时体制教育
第三节 1941年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纲领
二、教育重点
第四节 在东北的日本人教育的理念
附录 殖民地教育史研究的课题——以中目的“满洲国”研究动向为参照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