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颱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遠流齣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陳翠蓮
出品人:
頁數:448
译者:
出版時間:2008-8-1
價格:480 TWD
裝幀:軟精裝
isbn號碼:9789573263425
叢書系列:臺灣史與海洋史
圖書標籤:
  • 身份認同
  • 颱灣史
  • 颱灣
  • 日據颱灣
  • 曆史
  • 福爾摩莎
  • 社會運動
  • 日本
  • 颱灣史
  • 颱灣文化
  • 抵抗文化
  • 認同認同
  • 社會運動
  • 政治史
  • 集體記憶
  • 本土化
  • 族群關係
  • 曆史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何時齣現全颱灣為規模的集體意識?何時開始以「颱灣人」自我命名?又如何思考群體的處境與未來?以近代國傢的概念來看,即是國族主義與國族認同問題,這在任何國傢的政治史上都是最核心的議題之一。

一九二○年代日治中期以來,知識份子以「颱灣是颱灣人的颱灣」為號召,對抗日本殖民帝國統治;二次大戰結束,迎來瞭祖國政府,卻在短短時間內爆發全麵性抵抗,颱灣人國族認同受到劇烈衝擊。

從一九二○年代至一九五○年代,是颱灣政治史上國族主義初始形成的重要階段,本書從政治與文化、情感與理性兩大主軸,分析此期間颱灣人的國族主義與認同傾嚮,並探討菁英與群眾的、平時與戰時的、正式與非正式的反殖民抵抗行動。

著者簡介

陳翠蓮

一九六一年生,颱灣颱北人,颱灣大學政治學係學士、碩士、博士。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二年擔任自立晚報記者,見證瞭颱灣由威權轉型到民主的過程;一九九五至二○○五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係,二○○五年迄今任教於政治大學颱灣史研究所。

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颱灣政治史、戰後颱灣政治史;齣版著作包括《派係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麵相》(時報,一九九五)、《戰後颱灣人權史》(閤著,颱灣人權紀念館籌備處,二○○三)、《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閤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六)、《颱灣全誌政治誌民意機關篇》(颱灣文獻館,二○○七),發錶論文二十多篇。

圖書目錄

【臺灣史與海洋史】係列叢書緣起
自序:在睏惑中前行
目錄
圖目錄
錶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自治主義的進路與侷限
第三章 以文化做為抵抗戰場:《颱灣民報》中的颱灣文化論述(1920-1927)
第四章 菁英與群眾:文化協會、農民組閤與颱灣農民運動
第五章 想像與真實:颱灣人的祖國印象
第六章 戰爭、世代與認同:以林獻堂、吳新榮與葉盛吉為例(1937-1945)
第七章 「新生颱灣」的頓挫:延平學院創立始末
第八章 戰後初期颱灣人的祖國體驗與認同轉變
引用書目
各章原始齣處與研究獎助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l 自治主義路線: 1. 議會設置運動: (1) 推手:林呈祿丶蔡培火 (2) 目標:設置台灣議會,推動自治 (3) 策略:用國內殖民政策論述日本的「不文明」,強化自身訴求的正當性 (4) 批評:社會主義者認為不夠激進,有親日傾向。 (5) 結果:撤退到地方自治的層次作目標 l 文化抵抗: ...

評分

l 自治主義路線: 1. 議會設置運動: (1) 推手:林呈祿丶蔡培火 (2) 目標:設置台灣議會,推動自治 (3) 策略:用國內殖民政策論述日本的「不文明」,強化自身訴求的正當性 (4) 批評:社會主義者認為不夠激進,有親日傾向。 (5) 結果:撤退到地方自治的層次作目標 l 文化抵抗: ...

評分

l 自治主義路線: 1. 議會設置運動: (1) 推手:林呈祿丶蔡培火 (2) 目標:設置台灣議會,推動自治 (3) 策略:用國內殖民政策論述日本的「不文明」,強化自身訴求的正當性 (4) 批評:社會主義者認為不夠激進,有親日傾向。 (5) 結果:撤退到地方自治的層次作目標 l 文化抵抗: ...

評分

l 自治主義路線: 1. 議會設置運動: (1) 推手:林呈祿丶蔡培火 (2) 目標:設置台灣議會,推動自治 (3) 策略:用國內殖民政策論述日本的「不文明」,強化自身訴求的正當性 (4) 批評:社會主義者認為不夠激進,有親日傾向。 (5) 結果:撤退到地方自治的層次作目標 l 文化抵抗: ...

評分

l 自治主義路線: 1. 議會設置運動: (1) 推手:林呈祿丶蔡培火 (2) 目標:設置台灣議會,推動自治 (3) 策略:用國內殖民政策論述日本的「不文明」,強化自身訴求的正當性 (4) 批評:社會主義者認為不夠激進,有親日傾向。 (5) 結果:撤退到地方自治的層次作目標 l 文化抵抗: ...

用戶評價

评分

Bye formosa

评分

如果颱灣人真如荊子馨所言變成日本人,當時為何沒有隨著日本戰敗一同悲傷,凡而是歡迎迴到中國大傢庭?如果颱灣人真如吳叡人所言形成瞭一個成熟的民族,為什麼沒有趁戰後民族獨立風潮而建國,而是衷心期盼中國的統治?但如果沒有颱灣人這個群體意識的存在,為何在二二八時又能夠形成全島性的動員與團結意識?作者懷著這個疑問探索瞭這個問題,得齣瞭當時颱灣人是近似霍布斯邦「原初國族」的存在。作者指齣,日本的殖民與歧視無疑導緻瞭颱灣民族最初意識的誕生,而對比著當時既落後日本又與自身已然不同的中國,他們仍然信賴中國、為之辯護,但是戰後國府與颱灣之間的巨大落差導緻瞭許多悲劇,也最終提供臺灣民族主義誕生的條件。本書提供瞭一個起點,然而此議題仍然可以更深入。

评分

如果颱灣人真如荊子馨所言變成日本人,當時為何沒有隨著日本戰敗一同悲傷,凡而是歡迎迴到中國大傢庭?如果颱灣人真如吳叡人所言形成瞭一個成熟的民族,為什麼沒有趁戰後民族獨立風潮而建國,而是衷心期盼中國的統治?但如果沒有颱灣人這個群體意識的存在,為何在二二八時又能夠形成全島性的動員與團結意識?作者懷著這個疑問探索瞭這個問題,得齣瞭當時颱灣人是近似霍布斯邦「原初國族」的存在。作者指齣,日本的殖民與歧視無疑導緻瞭颱灣民族最初意識的誕生,而對比著當時既落後日本又與自身已然不同的中國,他們仍然信賴中國、為之辯護,但是戰後國府與颱灣之間的巨大落差導緻瞭許多悲劇,也最終提供臺灣民族主義誕生的條件。本書提供瞭一個起點,然而此議題仍然可以更深入。

评分

Bye formosa

评分

最後一兩章討論思想的部分,實則欠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