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口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吴晓波,196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策划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职《东方早报》社。常年从事公司研究,被聘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
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大败局Ⅱ》(2007年)、《激荡三十年(上)》(2007年),《激荡三十年(下)》(2008年)……
《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图书”之一,并于2007年出版修订版。
吴晓波的著作《激荡三十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企业史,以编年史的写法,逐年记录了1978-2008年间中国改革与企业发展中的代表性人物与事件。书中记录的三十年,我们这代人几乎没有参与过,只有隐约而不成体系的认知——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心安理得的一切,包括物质条...
评分前几天刚刚读完这本著作,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史荡气回肠。恰巧和舍友谈到中国学术的乱糟糟的局面,这是公认的事实,但读完这本书却让我有了反驳的冲动。 诚然,中国学术尤其文科学术腐败,抄袭严重。许多教授成天开会追求名利。但绝对不能否认中国仍有一大批关心民族命运,关心...
评分读《激荡三十年》下,第一个感觉是在回忆过去,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记起的。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围绕时间的大事件、大人物进行叙述,客观的记录了中国1978-2008三十年发展的巨变。 感触最深的是经济的形式转变和大人物的崛起与堕落,在相同的经济体制下,发展与腐败共存,毛...
评分简要说说自己看完历代经济变革 和激荡三十年的感想。 历代经济变革更有意思和深度,激荡三十年更多的是历史资料的积累,有点像记录片。两本书都不属于精读,所以只能泛泛谈谈自己的感受,我打算从聊聊这两本书给我的时代参与感的影响。 作为工科生,对于这个时代的变革,我们...
评分十多年的荒芜岁月,让一代人不再风华正茂,他们被岁月嘲弄,被苦难打磨,在底层社会的棍打历练和理想幻灭,让他们对生活有着近乎残酷的清醒,他们具备了‘狼’一样的素质,如果命运给了一次翻身的机遇,他们会把所有一切都用上,豪情一搏。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始终对中国企业史...
大致梳理了下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生存状态,似乎到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出了IT业,或许下个激荡来自于互联网,已初见端倪,但愿能带来体制之变
评分现在看来多正常的事当年都被指过荒谬。想起我小学的时候,刚刚知道有网络这玩意,然后还在杂志上各种抄它们推荐的好玩的有用的网址,完全没想到会有百度和谷歌的存在
评分想说得多,只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中国浮华三十年,中国富豪更迭三十年。有人玩得好,爬山涉水,殚精竭虑,身心疲惫,焦虑多病;玩得不好,直接丧命。许多是在“玩法(钻法律空子,法又没立)”中丧命的。文革遗风,瞎起哄,浮躁,加上金钱和欲望之恶,情况更糟。不过,中国似乎在进步,但开放了,也失落了,迷茫了。文笔不错~
评分也许繁荣生成的时候 腐烂已经开始
评分回顾历史,我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一代,了解历史,定位自己,憧憬未来,吴晓波文笔真牛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