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

中国诗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维廉 (l937—)

广东中山人,先后在中国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取得英国文学学士、硕士学位。1963年赴美,于1964年以英文诗作获爱荷华大学美学硕士。1967年自普林斯顿大学完成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任教至今,曾任比较文学系主任凡十年,并曾协助中国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发展比较文学。

叶氏著作四十余种。包括诗集《赋格》《愁渡》《醒之边缘》《野花的故事》《花开的声音》《松鸟的传说》《惊驰》《三十年诗》《留不住的航渡》《移向成熟的年龄》《叶维廉诗选(杨匡汉编)》《冰河的超越》等,批评和理论《中国诗学》《比较诗学》《历史、传释与美学》《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解读现代后现代》《秩序的生长》等,散文集《一个中国的海》《欧罗巴的芦笛》《寻索 :艺术与人生》《红叶的追寻》《幽悠细味普罗旺斯》,画论《与当代艺术家的对话》,童诗《孩子的季节》《树妈妈》《网一把星》。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叶维廉
出品人:
页数:386
译者:
出版时间:2007-9
价格:2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20063314
丛书系列:中国文库(第三辑)
图书标签:
  • 叶维廉 
  • 诗论 
  • 文学理论 
  • 诗歌 
  • 文学评论 
  • 中国古代文学 
  • 诗评 
  • 美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诗学:文学类(增订版)》收录作者诗学论文16篇,分为古典部分、传意与释意、现代部分三组。作者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思索,进出于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的时空,一方面利用古典语汇、意象、句法的重新发明,利用中国诗所重视的呈现方式,揭示中國诗歌的空间对位与张力间物物关系未定、浑然不分的现象;另一方面,力图融合西方现代诗所提供的含蓄、多义、浓缩的语言,整合零乱破碎的现代中国的经验。《中国诗学:文学类(增订版)》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诗学》(叶维廉著·三联书店1992年第一版) 此书颇有见地,其对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很有新解,而诗论及道家知识论等叙述里可见作者对国学根底之丰厚。叶维廉以中国山水诗与西洋诗歌互相印照,在“传意”与“释意”里又以西方文论来探照中国古典诗歌,比较中西文化之...

评分

一开始就知道知识、经验的优先性,怎样用有限的东西去表现无限的东西,承认知识的有限性。瞎子摸象,通过不同角度,关于道有若干言说,把道进行表述。围绕中心的道进行言说。对知识和未知领域的真理所构成的关系。“名”是有限的,语言也是有限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  

评分

诗之教,温柔敦厚。现在读书多了,读诗少了,可能是因为理智兴趣占优位,这本比较诗学可以通过理智的分析诱导你重新玩味诗。  

评分

本书古典部分实际上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进行说明,适合初学者。这本书应该原本就是用汉语写作的,部分语言比较欧化,读起来比较费解。第一篇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方法,与西方相对比,更见出中国特色。主要有“言简而意繁”,“境界重造”,以美学上的考虑为中心等...  

评分

《中国诗学》(叶维廉著·三联书店1992年第一版) 此书颇有见地,其对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很有新解,而诗论及道家知识论等叙述里可见作者对国学根底之丰厚。叶维廉以中国山水诗与西洋诗歌互相印照,在“传意”与“释意”里又以西方文论来探照中国古典诗歌,比较中西文化之...

用户评价

评分

自然了最吸引人的点在于释道与诗法(作诗语)秘响旁通的可能性,虽说已经不是什么新见解了。说白了不过是心斋坐忘冥会宇宙本根罢了。然而理论上的构建为一,古往今来风人实践为一,例诗多取王孟一派,其实最成功的也不过辛夷坞那么几首。句法的讨论殊无新意,意向并置的可能性不过是借古汉语之便。

评分

開眼界,由比較文學的框架討論中國詩歌,見解獨到,觀察細緻,如關於詩歌「出位之思」的美感經驗,能予以系統性的闡釋。查多數文章於七零年代早已發表,視野開闊。

评分

诗人的笔,学者的脑

评分

原来文艺理论可以写得这么细腻,鞭辟入里。

评分

如何出入于时空之外,神与物游,想来是中国诗歌的审美核心问题。值得一读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