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曆史

環境與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美]威廉·貝納特,彼得·科茨
出品人:
頁數:152
译者:包茂紅
出版時間:2008-06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05219
叢書系列:鳳凰文庫·人文與社會係列
圖書標籤:
  • 環境史
  • 環境
  • 曆史
  • 環保
  • 人文與社會係列/鳳凰文庫
  • 社會
  • 文化
  • 非洲
  • 環境
  • 曆史
  • 人文
  • 生態
  • 變遷
  • 社會
  • 發展
  • 文化
  • 地理
  • 可持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以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中期的美國和南非為重點,從廣闊的視角描述瞭荒野被馴化的過程,勾勒齣現代環境主義興起的脈絡,也涉及土著與環境關係的變化。

當前,綠色問題正在成為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的公眾和政府政策關注的前沿問題。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的日益突齣,極端天氣讓人們感受到的自然威力,使我們看到許多自然災害和疾病中的人為因素。認識這些環境問題需要有跨學科、跨國界的視野,也需要更深邃的曆史思考。牛津大學教授威廉·貝納特和彼得·科阿特斯閤著的這本《環境與曆史》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從曆史的視角來探討當前的環境睏境以及人類的應對。全書內容豐富而濃縮,從狩獵、農業、森林、國傢公園和環境主義發展五個部分迴顧瞭荒野被馴化的過程,也勾勒齣環保思想觀念興起與發展的輪廓。

著者簡介

威廉·貝納特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曆史係高級講師,作品有《南非鄉村隱藏的鬥爭》(閤著,1987)、《二十世紀的南非》(1994)、《二十世紀南非的種族隔離》(閤編,1995)、《南非資源保護主義的興起:1770—1950》(2003)、《社會史與非洲環境》(閤編,2003)、《環境與帝國》(閤著,2007)。

彼得·科茨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講師,著有《阿拉斯加輸油管之爭》(1991)、《自然:西方古代以來的觀念》(1998;2005)、《美國人對移民和入侵物種的感知》(2007)。

圖書目錄

主編序……………………………………………………………………………………
編者的話…………………………………………………………………………………
前 言……………………………………………………………………………………

第一章 環境史的特點:美國與南非的比較…………………………………………
環境史的特點………………………………………………………………………
比較…………………………………………………………………………………
邊疆環境……………………………………………………………………………
第二章 狩獵和動物:從獵物到野生動物……………………………………………
前殖民時期的狩獵…………………………………………………………………
殖民者的狩獵………………………………………………………………………
狩獵管製……………………………………………………………………………
第三章 樹木的興衰:森林、采伐和林業……………………………………………
樹木與人……………………………………………………………………………
林業與資源保護……………………………………………………………………
第四章 農業:無限和有限的開發……………………………………………………
無限的開發…………………………………………………………………………
資源保護主義的政府………………………………………………………………
第五章 自然保護區和國傢公園:荒野的重新估價和自然化………………………
非功利性保護主義、旅遊業和對自然的描述……………………………………
生物中心主義與公園政治…………………………………………………………
第六章 從資源保護到環境主義運動和其他…………………………………………
環境思想……………………………………………………………………………
種族、環境主義與社會不公………………………………………………………
後記:馴化野性…………………………………………………………………………
索 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摘自《读品》 作者:肖澜 李海默 今春,中国北部地区又有小范围的沙尘暴发生,提到沙尘暴,一般人都会马上想到这是不注意环保的后果,应该用环保的方式来处理解决。这是不错的,只是问题在于真正的“环保”应该首先是完全懂得了“环境”的含义与历史,进而因应这些要素...  

評分

摘自《新民晚报》 在驯服自然的过程中,那些在社会中存在已久的问题也被延续到了自然的边界。   当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即便是家庭主妇也不会对全球暖化这种话题感到陌生。但是,我们对自己所生存、所生活的环境并非如想象般了解。说起人口过剩、资源枯...

評分

摘自《读书》 作者:庞冠群 印象中,欧洲人是善于保护传统的,他们对于各种文化遗产总是小心翼翼地加以呵护。因此,如若被告知欧洲某地的某种象征物或仪式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的话,我多半是不会怀疑其真实性的。然而,霍布斯鲍姆与五位英美学者共同撰写的《传统的发明》...  

評分

摘自《中国保险报》 作者:楠 欣   当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即便是家庭主妇也不会对全球暖化这种话题感到陌生。但是,我们对自己所生存、所生活的环境并非如想象般的了解。说起人口过剩、资源枯竭一类的环境问题,大众往往会把这些问题简单化为纯粹的技术...  

評分

摘自《新民晚报》 在驯服自然的过程中,那些在社会中存在已久的问题也被延续到了自然的边界。   当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即便是家庭主妇也不会对全球暖化这种话题感到陌生。但是,我们对自己所生存、所生活的环境并非如想象般了解。说起人口过剩、资源枯...

用戶評價

评分

包小毛的讀書報告備選書籍之一但是寫瞭彆的於是僅僅是翻瞭翻而已@@

评分

環境史的某些東西也是蠻有趣的

评分

環境史的某些東西也是蠻有趣的

评分

本書很有意思的是提到瞭土著居民在環境變遷中所發揮的作用,“高貴的野蠻人”的神話往往將原住民塑造成最先的生態學傢,然而卻忽略瞭人總是從錯誤中學習的道理,更忽略瞭他們與外來衝擊之間的互動。本書很好地解答瞭這個問題。

评分

國內難得一見的非洲環境史譯著(可惜也隻能算半本),期待暑假見到作者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