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与符号

普鲁斯特与符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吉尔·德勒兹,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2年发表处女作《休谟及其生活、著作和哲学》,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史助教,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专员,1964—1969年任里昂学院哲学教师,1969年接替米歇尔·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学哲学教授至1987年退休。

1995年11月4日,德勒兹因难忍肺疾折磨,从巴黎住处的窗户坠楼自杀。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吉尔·德勒兹
出品人:
页数:185
译者:姜宇辉
出版时间:2008-4
价格:1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4503
丛书系列:法国思想家译丛
图书标签:
  • 德勒兹 
  • 普鲁斯特 
  • 哲学 
  • 法国 
  • 文学批评 
  • 文化研究 
  • 普鲁斯特与符号 
  • 文学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对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全新解读。作者一反传统的现象学式解读把《追忆》视为一种“反逻各斯”,其中不再存在一个超越一切认知经验的主体自我,而是一个被动接收世界之符号客体,从而对西方哲学的经峻阐释体系提出挑战。本书见解独到,语言精辟,读来既发人深省,又趣昧盎然。本书自1964年初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多次再版,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是对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全新解读,书中具体包括了:符号的类型、符号系统中的多元化、《追忆》的层次、三种机器等内容。本书见解独到,语言精辟,读来既发人深省,又趣昧盎然。本书自1964年初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多次再版,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朝向逃逸线 ——德勒兹的差异-欲望-生成 一束“我思故我在”的光照亮了世界,但伸向对象的手仍然被二元论的玻璃罩所阻挡;康德式的划清界限把那画地为牢的圈越画越小,人类退后,把舞台留给上帝;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  

评分

评分

评分

在我看来,德勒兹在《普鲁斯特与符号》这个文本中所做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打碎长期以来凝固在时间观念上的沉重环链。他要把《追忆似水年华》从现代主义的连绵的泥沼中拯救出来,重新纳入后现代层叠错落的视角中。也许,当德勒兹书写完成的时候,普鲁斯特便已经不再是普鲁斯特...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哭了,又是同一本书,又是另一本书

评分

一个哲学家对一部文学作品的后现代解读。虽然文学哲学同样面对是是人类的终极关怀,但在我眼里,后者更胜一筹。因前者一不小心又会使我们陷入文本,执迷与浪漫。在深秋,你尤其要谨慎感慨。

评分

读了第一部分,四种时间的区分,三种符号与学习的阐述。不甚理解但卓有启发。第二部分太多包含后现代哲学思考的术语了,不过反逻各斯与pathos,非善良意志与求真意志偶然性地探寻而是先有驱动的必然追寻也很有意思。单子说与柏拉图的结合

评分

受到启发,虽然我连《追忆》都还没看完...

评分

一个哲学家对一部文学作品的后现代解读。虽然文学哲学同样面对是是人类的终极关怀,但在我眼里,后者更胜一筹。因前者一不小心又会使我们陷入文本,执迷与浪漫。在深秋,你尤其要谨慎感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