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 ),小说家,画家,艺术史家。1926年出生于伦敦。1946年从军队退役后进入Cen 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 in London学习。1948至1955年以教授绘画为业,曾举办个人画展。 1952年,开始为伦敦的New States man杂志撰稿,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此后他更有多部艺术专著和小说问世。最近30年,伯格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法国小村庄中,山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令他着迷,并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在西方,约翰·伯格被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评家、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每日电讯报》问:“今日,还有谁能如约翰·伯格一般,这样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看待艺术,看待艺术与时间、与景观、与社会生活呢?”
Here is Where We Meet: 一部优美文字铺垫的精致小品,不像是小说,更像是传记;不像是传记,更像是随笔。流水一样的记忆,记录的是人生中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带给我们虚幻又真实的精神之旅。 在作者的笔下世界里,逝去的母亲依然可以和你一起携手走过Lisboa的街道,或者坐着叮...
评分我们在一些平庸繁杂的时刻永远值得庆幸的一点就是,你总会遭遇到改变周遭世界颜色和形状的意图,哪怕这种意图丝毫不在乎历史,生死,时空的种种规约我们的界限。这种迷人的经验终于使得我长久以往不安的想象得以合法化了。虽然伯格令我意识到,他更早的站在了将记忆推及至无与...
评分对于约翰伯格而言,逝去数十年的母亲,一个活着的人,或者已经死去的,一个亲人或者启蒙导师,一个朋友或者情人,无论他们原本生活于或者死于哪座城市,总是能够经由梦幻之河泅渡到另一个真实存在的特定城市里,与他再次相遇。 艺术批评家,作家,画家,政治评论...
评分在《我们在此相遇》里,作者想通过对于现实中曾经存在,现在依然存在的城市来回顾历史观照现在的处境,从中生活着的人会继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这样的一些具体的地点上,发生着很多很多事情,但作者从中找到他需要的也是想带给读者的关于这个城市的遭遇,更加感人的是...
评分一棵用金属支架造型的大树,他写为“人力的驯诱”。 他形容玩纸牌人的表情:精明又认命。 坐着不动的老妇:展示性的寂然不动。 母亲的步调:那是一个早已期待到达,期待坐下来的步伐。 慢慢寻找合适的字眼:咀嚼着,仿佛其中有个字包了一层软骨,得多嚼几回才能咽下。 那...
回忆…看到现在觉得不适合我…确实读不了散文这一类东西,别人的思绪飘到哪我怎么跟得上理解的了?
评分'Everywhere there's pain. And, more insistent and sharper than pain, everywhere there's a waiting with expectancy.'
评分'Everywhere there's pain. And, more insistent and sharper than pain, everywhere there's a waiting with expectancy.'
评分约翰伯格的书还是最爱这本,看完中文版又美滋滋买来原版看一遍。I am the handle of your hoe,the gate of your house,the wood of your cradle and the wood of your coffin...
评分睡前讀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