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我國著名思考型學者秦暉的成名之作,初版於1996年。
作者以七十年前毛澤東與梁漱溟之間一次有關中國社會是否存在階級對立問題的爭論為契機,從分析舊中國“關中模式”入手,在掌握大量社會調查數據的基礎上,運用西方社會學科學的分析方法,重新審視封建社會三要素(即自然經濟、宗法共同體與依附人格)在中國的社會錶徵,指齣權貴與平民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進而對社會構成主體——農民(農民人格、農民心態、農民文化)進行深入研究,縱觀中國曆史上多次農民起義的成功與失敗,深刻分析農民的“雙重性”,揭示中國社會長期固守“農業文明”之根源;橫嚮結閤蘇聯集體農莊和美國式農業發展道路,對農民及農民社會進行共時態的邏輯分析,從源頭上探尋農業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此次再版,盡管經曆瞭十幾年的社會變革,但作者對中國社會的深刻分析與認識依舊令人信服:中國是一個農民的國度。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歸根結底還是農民社會的改造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是要變農業人口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農民文化、農民心態與農民人格。讓農民“從田園詩式的農業文明中走齣來,以發達的自由個性譜寫齣中國現代化的狂想麯。”
秦暉,生於1953年12月 。1981年作為中國文革後首批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蘭州大學,1992年起曾任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中國農民史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青基會社區文化委員會委員、研究委員會委員,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方法》、《開放時代》、《中國學術》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等學術刊物的編委。
金雁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秘書長。
主要著作有
《從“東歐”到“新歐洲”:20年轉軌再迴首》
《十年滄桑——東歐諸國的經濟社會與思想變遷》
《農村公社、改革與革命——村社傳統與俄國現代化之路》
《新餓鄉記程》
《蘇俄現代化與改革研究》
《火鳳凰與貓頭鷹》
秦晖老师和金雁老师这本书谈中国政治从封建到新中国的发展,我第一次接触此类话题,感觉大开眼界,这本书犹如天空明月,照亮了我对中国封建和当前政治结构的认识。面对如此璧玉,我此处想尽微薄之力,擦去上面的几颗灰尘。所知尚少,难免有疏漏和错误,目前也没人可以讨论,写...
評分首先,书还没有完全读完,看此书,也是偶然我评价其他书,另外书友推荐的,我比较欣赏的是,秦先生对于过往社会的一个定论---权贵阶层,很认同,分析的很好. 我看得是再版的,书P34,P178-182,基本就说明了秦先生的观点了. 但是我不认同其只有解放人的自由(P34中的意思),来解决社会进程...
評分为什么没有人叫秦晖大师?秦晖在书中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力及穿透力足以让一大帮所谓农民史专家嗝屁无数回了。 90年代中期,大陆史学界能拿得出手的,除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就只剩下这本了。 “一言以蔽之”之类的总结词往往是对作者心思的歪曲,要是一句话能...
評分为什么没有人叫秦晖大师?秦晖在书中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力及穿透力足以让一大帮所谓农民史专家嗝屁无数回了。 90年代中期,大陆史学界能拿得出手的,除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就只剩下这本了。 “一言以蔽之”之类的总结词往往是对作者心思的歪曲,要是一句话能...
評分首先,书还没有完全读完,看此书,也是偶然我评价其他书,另外书友推荐的,我比较欣赏的是,秦先生对于过往社会的一个定论---权贵阶层,很认同,分析的很好. 我看得是再版的,书P34,P178-182,基本就说明了秦先生的观点了. 但是我不认同其只有解放人的自由(P34中的意思),来解决社会进程...
希望本書三版的齣版是秦先生解禁的標誌
评分非常牛逼,令人服氣。從“無租佃無地主”的“關中模式”講起,導嚮對封建社會的重新定義即宗法共同體下的“超經濟強製”,指齣我們熟習的農民歌名敘述話語具有史達林語源,揭示齣被遮蔽的馬恩論述(有待復核)和列的復雜實踐,論“農民的二重性”問題尤其精彩。講農民文化的部分很多,但跳齣瞭80年代的“民族劣根性”討論,很清醒。這本書對官本位、人情等等微觀現象很有解釋力,宏觀上也提供瞭重估封建社會的可能性。也有問題可以探討:按照本書的邏輯,所謂“社會主義民主革命”似乎應當補上資本主義的一課方能擺脫宗法殘餘實現“自由人聯閤體”,果真如此嗎。
评分秦暉的書每本都醍醐灌頂。1本>100本,不讀這本書不足以談現代,應當作教科書。一直在思考關於現代的pre to ing to post,秦暉這本書寫透瞭。鹽堿地那些混雜稀爛的東西也抽絲剝繭齣來瞭,光是看上去就頭暈目眩,3天下來花瞭我好多的煙咖啡和俯臥撐。有錯誤一是他們根本不在乎現代與否,二是無論怎樣另外一個他們都不會起事,這是秦暉的天真之處。
评分P4馬剋思當年把“共同體”看作“人的依附性”之源,而把曆史的進步看作是擺脫“共同體”束縛走嚮“自由個性”的過程。——P5由“共同體”到“自由個性”與其說是從“集體”到“個人”的變化,不如更確切地說是從“被集體化”到自由的集體化的變化。 P56馬剋思的曆史三階段,分彆以人的依賴關係、物的依賴關係和全麵之自由個性為基礎(人的依賴是指對共同體的依賴,而非對某個特定人如權貴、官宦的依賴,國內理論界將之混淆) P168恰亞諾夫循環與周期性的人口結構分化(vs列斯階級分化與西方經濟分化)——P172實乃特權壓迫下的普遍貧睏。 三種傳統分化:傢庭人口生老與自然分化,財産及所有製與階級分化,宗法人身依附與等級分化。 P196非權貴其實當不瞭地主,賦稅高導緻地價低,專利導緻官商勾結,以末緻富用本守之
评分P4馬剋思當年把“共同體”看作“人的依附性”之源,而把曆史的進步看作是擺脫“共同體”束縛走嚮“自由個性”的過程。——P5由“共同體”到“自由個性”與其說是從“集體”到“個人”的變化,不如更確切地說是從“被集體化”到自由的集體化的變化。 P56馬剋思的曆史三階段,分彆以人的依賴關係、物的依賴關係和全麵之自由個性為基礎(人的依賴是指對共同體的依賴,而非對某個特定人如權貴、官宦的依賴,國內理論界將之混淆) P168恰亞諾夫循環與周期性的人口結構分化(vs列斯階級分化與西方經濟分化)——P172實乃特權壓迫下的普遍貧睏。 三種傳統分化:傢庭人口生老與自然分化,財産及所有製與階級分化,宗法人身依附與等級分化。 P196非權貴其實當不瞭地主,賦稅高導緻地價低,專利導緻官商勾結,以末緻富用本守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