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构建

民族的构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加]卜正民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13
译者:陈城 等译
出版时间:2008-4
价格:43.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207108
丛书系列:三辉书系·卜正民作品
图书标签:
  • 民族主义
  • 社会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卜正民
  • 政治学
  • 民族构建
  • 历史
  • 历史学
  • 民族研究
  • 文化构建
  • 社会变迁
  • 历史发展
  • 身份认同
  • 多元一体
  • 国家认同
  • 群体特征
  • 社会融合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20世纪,民族国家主导了各种政体和民族的组织方式和身份认同,其权威性和力量非其他的观念可比,与其他时代也很不相同。一个没有民族国家概念的世界,或者不是以民族国家为区分单位的地球是很难想像的。民族国家成功地证明了它组织世界的能力,将社会团体限制在其疆域内,屏蔽了所有可能质疑事物当前状态的观念。

随着全球化的爆炸性发展,民族国家似乎正面临衰退的命运。但《民族的构建》的作者们发现,这种“民族国家衰退论”更多代表着西方人的想法,而不是亚洲人的。对亚洲人而言,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国家的边界已经从很多方面被渗透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外国政府的殖民统治,传教士的宗教劝导,在国外关税法则管理下的大规模贸易和对外国文化的追捧。这些力量既渗透了也勾画着国家边界线,它所形成的疆域正是民族身份认同所依据的地理空间。亚洲民族的现代史与全球化或者说帝国主义的历史是分不开的,而且这还远未结束。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西方关系是亚洲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出现的唯一动因。民族大业的兴起,往往与亚洲内部的张力相关,而不是因为亚洲与西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体系也许推动了争取现代民族身份认同的斗争,但并没有设定这些斗争的结果。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有著作14种,其中已译为中文出版的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和《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

施恩德(Andre Schmid)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韩国史教授。著有《帝国之间的朝鲜,1895-1919》(Korea between Empires, 1895–1919)。

目录信息

导论:亚洲的民族和身份认同
构建国体:19世纪日本的公共卫生与民族
关于权力授予的论述:德拉威民族主义发展中的传教士东方主义
脱离“中央王国”:1895年到1910年间朝鲜民族主义思想中的中国问题
两种类型的民族,什么类型的政体?
经济民族主义:30年代国民党国家的经济建设计划
中国日占区的事仇民族主义
民族建设的不连贯性:中国“后民族主义”探究
日本的民族和后民族:全球资本主义和民族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收录亚洲民族主义了关于亚洲民族主义发展的八篇文章,各自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算是相关主题的论文集。对拉温迪伦和李小平的文章只是粗略翻过,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 有几篇文章都是以小见大,比如说关于19世纪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公共卫生建立过程中,民族主义的...

评分

现代化是亚洲各国不可避免的命运。但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社会变化,是对传统的破坏,因此这一洪流出现在近代亚洲时,更多地表现为破坏性,从而造成人们巨大的精神危机。实现现代化和独立自主需要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共同体,而民族主义被证明最能通过唤起人们的热情,来担当起组织动...  

评分

现代化是亚洲各国不可避免的命运。但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社会变化,是对传统的破坏,因此这一洪流出现在近代亚洲时,更多地表现为破坏性,从而造成人们巨大的精神危机。实现现代化和独立自主需要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共同体,而民族主义被证明最能通过唤起人们的热情,来担当起组织动...  

评分

在中国,受过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人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的近似值,它通常的含义是人民群众自觉地反抗外来殖民者的侵略。这种历史观念表达的集大成者就是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卜正民与施恩德编写的《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中,亚洲民...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后民族主义那两篇好深奥虽不明但觉厉[泪] 另外不知是校对还是翻译有点渣,关于中国那几篇有不少人名居然直接用拼音表示,Zen明明是禅的意思却说是“曾子”。 2012.08.03——2012.08.09

评分

可以。

评分

东南亚的近现代史

评分

可以。

评分

只细看了《中国日占区的事仇民族主义》一篇,对南京维新政府和汪伪政府民族主义理论的列举和分析。好奇怪,这本书简直像盗版,扫描的那种,因为不时蹿出错别字:“日”“曰”,“白”“自”,“传统”“传缉”,orz。其它篇只大致翻了下,有的立论角度挺好玩(如日本19世纪的公共卫生与民族),但我不想忍受那些翻译了。。。另外 好几篇都没列出译者名字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