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國的龍鳳文化

早期中國的龍鳳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競恒
出品人:
頁數:274
译者: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6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1953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考古
  • 先秦史
  • 曆史
  • 龍鳳
  • 神話學
  • 李競恒
  • 文化
  • 民間信仰
  • 早期中國
  • 龍鳳文化
  • 古代神話
  • 圖騰崇拜
  • 傳統文化
  • 曆史考古
  • 文明起源
  • 民俗信仰
  • 藝術象徵
  • 青銅器紋飾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晚清民國以來的國族建構過程中,中華民族逐漸以“龍的傳人”作為自我的定位和象徵,帝製時代的皇帝符號與超自然力量的象徵,被賦予瞭新的時代含義。如果從曆史的角度考察,龍鳳這兩種文化符號在中國悠久的曆史長河中,不但具有古老的淵源,更是在不同曆史時期承載瞭不同的信仰和觀念的內涵。李競恒博士《早期中國的龍鳳文化》一書,正是立足於這樣一種曆史的問題意識,來追溯從新石器時代到戰國秦漢的龍鳳文化源流。

大量考古資料顯示,龍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舊石器時代末期,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古代人群在不同程度上共享瞭關於早期龍鳳信仰的知識。可是,中國的龍不同於瑪雅的羽蛇,中國的鳳也不同於夏威夷原住民的鳥神,而是具有基於中國曆史本身獨特文化心理結構下的象徵符號。因此,從新石器時代到三代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社會不但齣現瞭早期的國傢,實現瞭嚮文明起源的跨越,而龍鳳正是這些早期國傢政治、宗教信仰中的重要內容。無論是文獻中大量關於夏王乘龍的記載,或是二裏頭遺址所見綠鬆石龍形器,還是甲骨蔔辭中常見的“帝史鳳”,都不斷透露齣龍鳳信仰在三代文明時期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如果說龍鳳信仰在三代時期是嵌入在古老的巫覡世界觀之中的話,那麼隨著東周時代中國文明軸心突破的到來,龍鳳又被賦予瞭這個時代新的精神品質。舊瓶裝新酒,古老的龍鳳外殼不再僅僅是夏王升天的薩滿夥伴,或是與商王祖先混雜在一起的神靈,它們承載瞭這個新時代智性心靈逐漸蘇醒後的精神,是諸子百傢聖、仁、智、賢超越品質的錘煉象徵,最終走齣瞭混沌而古老的巫覡世界。

作者認為,龍在上古三代,是“萬國君長”們都能使用的符號,因此《周易》有“群龍”之說,即以“群龍”象徵遍地的君長貴族們。但秦代皇權的建立,則將龍鳳的解釋權囊括到皇帝手中,“祖龍”成為秦始皇的隱喻,而劉邦則以醉後頭頂常有龍繞的傳說而著稱,這一象徵脈絡在此後一直持續到清朝的覆滅。

綜閤來看,李競恒博士此書探討早期中國曆史文化背景中的龍鳳源流,對相關若乾學術問題做齣瞭較為深入、係統的探討,也提齣瞭較多新的見解,立足於曆史學的問題意識與方法,結閤多學科交叉視野,綜閤瞭傳世文獻梳理、甲骨金文、齣土戰國文獻、考古材料、人類學材料、宗教學、社會學的方法,具有較為廣闊的視野。

在理論方麵,作者也提齣瞭有益的建議,尤其是針對“圖騰”一類被泛化使用的概念,進行瞭有意義的梳理和辨析。此外,對於夏代是真實存在的問題,作者不但提供瞭具體材料的論證,而且也提供瞭考古學理論方麵的論述和思考,這些對於上古史的研究都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相信這部著作的齣版,可以引起先秦史、思想史、美術史、考古學、人類學等相關領域學者的興趣和關注。

著者簡介

李競恒,字 久道,復旦大學曆史學博士,任教於四川師範大學,著有《乾戈之影:商代的戰爭觀念、武裝者與武器裝備研究》、《論語新劄:自由孔學的曆史世界》、《早期中國的龍鳳文化》等書。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早期中國所見龍的形象與觀念
第一節:考古所見史前時期龍的形象
1、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龍形材料
2、 C形玉龍
3、 陶寺的龍崇拜
4、 濮陽三蹻的含義
第二節:二裏頭文化中的龍
1、 夏與二裏頭的關係
2、 二裏頭陶片所見之龍
3、 綠鬆石龍的源流
4、 夏王與龍的密切聯係
5、 “獸麵銅牌飾”亦為龍的圖像
第三節:殷周文字與考古材料中所見之龍
1、 商代文字材料中所見土龍、龍星等信仰
2、 銅器上的捲龍與上古宇宙觀
3、 龍角與死亡、再生的觀念
4、 玉璜與雙首龍
5、 一首雙身的“肥遺”類龍
第二章:早期中國所見鳳的形象及其觀念
第一節:史前考古中所見的鳥崇拜與早期鳳鳥
1、 鳥夷文化圈與鳥崇拜
2、 環太湖為中心區域所見史前鳥崇拜
3、 山東夷人族群的鳥崇拜
4、 渤海沿岸周邊所見鳥崇拜文化
5、 來自鳥夷文化圈秦人祖先的鳥信仰
6、 “玄鳥生商”與殷人的鳥崇拜
7、 古代東北亞—環太平洋文化圈的鳥崇拜背景
第二節:甲骨蔔辭與銅器所見的鳳鳥及殷人信仰
1、 食鳥、雊雉與巫烏
2、 帝史鳳
3、 三足烏
4、 殷代鳳鳥之形象
第三節:西周的鳳鳥文化
1、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2、 鳳鳴岐山、集於周社
3、 周人禮器用品所見鳳鳥形象
4、 西周鳳鳥文化的意義
第三章:龍鳳文化之發展
第一節:東周時代中原各地的龍鳳文化
1、 “地官意識”對龍的理解
2、 龍紋與禮製等級
3、 晉國文化中的龍紋
4、 延續瞭“天官文化”的鄭國龍紋
5、 堅持周禮正統的虢國龍紋
6、 北方中山國的龍鳳形象
第二節:東部鳥夷地區
1、 篤守古製的魯地
2、 誇誕怪迂的齊以及泗水諸侯
3、 諸夷鬼神信仰底層的燕地
第三節:南方楚地的龍鳳文化
1、 被中原文化滲入的南土
2、 崇敬鳳鳥的楚人
3、 齣土材料所見楚人龍鳳形象
4、 楚人乘龍與巫覡信仰
第四節:東南、巴蜀地區
1、 尊蛟龍的古代吳越人群
2、 考古所見吳越人群的龍鳳崇拜
3、 巴蜀青銅時代宗教禮儀中的龍
4、 鳳鳥與太陽
5、 戰國時期蜀人、巴人的龍文化
第五節:東周時代的龍鳳文化與軸心突破
1、 中國的軸心突破“最不激烈”
2、 新的精神品質與舊的承載符號
3、 漸次脫離遙遠巫覡的世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書很不錯

评分

2重證據法的結構,遵循古文字、文獻、考古文物(玉石、青銅器、帛畫、竹簡、畫像石、漆器等),以及綜閤陳列瞭曆史上的各路專傢觀點(人類學、考據、考古、神話、美術等)。第一篇有意思的點是還原瞭易裏龍是天文星象的解釋和圖像符號的演化,後倆篇新意不多,材料羅列多於觀點分析(圖像比文字更能清晰錶達)。遺憾行文配圖質量不高(需要搭配《中國玉器通史 》、《安陽殷墟齣土玉器》)、壓縮下口述的文風更佳。bug三足烏那條,作者沒有視察過馬王堆一號帛畫原圖,直接摘抄瞭論點?

评分

本書對中國古代龍鳳文化進行瞭細細的梳理,利用文獻資料和考古材料深入分析到位,值得一讀。

评分

李老師新書

评分

本書對中國古代龍鳳文化進行瞭細細的梳理,利用文獻資料和考古材料深入分析到位,值得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