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婚外包养关系为棱镜,考察市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亲密关系及其背后的情感逻辑与伦理实践。基于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作者细致描绘与分析了包养关系对于商人阶层和工薪阶层男性的不同意涵,以及本地女性和外来打工妹在这些关系里的不同轨迹和经历。通过一个个耐人寻味的个人故事的讲述,本书将私人生活的选择和体验嵌入阶层变迁、城乡流动、消费文化和性别关系等社会文化背景中,探讨亲密关系如何成为人们实践“欲望”和获得“尊严”的重要方式。
肖索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性别、婚姻与家庭、亲密关系、人口流动,研究课题涉及当代中国的婚外包养关系、儿童抚育中的城乡、阶级与代际合作,目前研究主要关注雇佣照料与家政服务。研究成果发表于Men and Masculinities, Vaccine,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社会学研究》、《妇女研究论丛》、《开放时代》、《社会学评论》
1. 亲密关系中道德界限的划定,不是基于亲密关系中是否涉及经济或金钱交换的事实,而是基于这种交换形式是否与特定的关系相符。 2. 这些常被描述为“温顺、善解人意”的女性美德,事实上包含了大量被社会学家Arlie Hochschild称为“情感管理”的工作——激发或压制情绪从而保持...
评分这是一篇社会学的博士论文出的书,写得很好看。作者开玩笑说是当作tenure book来写的,内容也很扎实。她是加州伯克利的社会学博士,后来去了北师大,背景很专业,但不同于一般晦涩的田野调查论文,她用了深描个体案例的方式来写,读起来很友好。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转型期中国...
评分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开始对当今社会的婚姻制度感到奇怪。如果说人类对异性之间的情感需求有这么多种形式,为什么我们却单单以一种婚姻制度来规划定义男女之间的关系?更可怕的是,婚姻制度还跟人类的道德和廉耻绑在了一起,而且关系还非常的单一 – 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就是正常...
评分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开始对当今社会的婚姻制度感到奇怪。如果说人类对异性之间的情感需求有这么多种形式,为什么我们却单单以一种婚姻制度来规划定义男女之间的关系?更可怕的是,婚姻制度还跟人类的道德和廉耻绑在了一起,而且关系还非常的单一 – 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就是正常...
评分几个观点的提取和评价: 1.伦理不同于道德准则而更多的是行动者的主动性诠释和实践; 2.经济和情感不是二元化对立的,亲密关系的界线和互动方式常常需要外在因素与之进行相互佐证; 3.对于欲望的界定标准反映了时代变迁,在现代化背景下并非“突破道德界线”而是“界线标准的变...
20181226 看过了。作为一篇博士论文,不错,作为一本社会学著作,一般。 没有明确的东西,框架含糊,样本面过窄,数量不多,且样本访谈不够深入。
评分20181226 看过了。作为一篇博士论文,不错,作为一本社会学著作,一般。 没有明确的东西,框架含糊,样本面过窄,数量不多,且样本访谈不够深入。
评分很扎实的田野工作。但 发现作者最后是把【尊严】作为婚外包养关系的伦理支点,我其实有点震惊。感觉作者对于这个命题蕴含的悖谬和张力分析的还是不够透彻。
评分如果一不留神就会以为在看报摊文学,可能作者在正常体系内驻扎太久,对所谓“非主流”“边缘”“地下”生活抱有天生的排斥和费解,所以让书看起来比较纠结。总体来说,是2000年初的一个社会的侧面,今天读起来,还是能感知到作者的诚意,因此多加了一星。
评分田野调查亲密关系,实用主义的天朝,面子不再是最主要的了,是虚无与悲伤的选择问题。。。尤其女性是善于伪装的,男性的视角需要考虑,尤其是在男性统治的社会里。后半部分挺好的。。这是普遍问题,用西方文化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从引文来看传统文化积累是没有的,这是很深的很深的裂痕,也就很难出现钱穆这样基于本土文化的见解。学位论文本身就难,再转成畅销书更难,已经做的很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