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清话

书林清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陵书社
作者:叶德辉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2-1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694235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版本学
  • 目錄學
  • 文献学
  • 阅读
  • 葉德輝
  • 目录学
  • 文化
  • 工具书
  • 文化
  • 随笔
  • 文学
  • 书评
  • 阅读
  • 杂文
  • 散文
  • 思想
  • 经典
  • 书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书林清话》十卷、《书林馀话》二卷,是清末学者叶德辉在版本目录学方面的代表之作。 《书林清话》十卷,原于清末刻成,后经三次修订,以1920年长沙观古堂第三次修订本为最佳。《书林清话》一书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古代雕版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著者根据丰富的资料,用笔记体裁说明书籍和版片的各种名称,历代刻书规格、材料以及工料价值的比较,印刷、装订、鉴别、保存等方法,并叙述了古代活字印刷、彩色套印的创始和传播,各时代的著名刻本,刻书、钞书、卖书、藏书的许多掌故。《书林馀话》二卷,原是未完成的稿本,由叶德辉的侄子叶启盔在他死后铅印出版。此书主要是对《书林清话》中事关历代刻书掌故、琐记及相关内容未尽载者,凡采宋、元、明、清诸家说部、笔记等书,汇辑成篇。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书林清话叙书林清话序卷一 总论刻书之益 古今藏书家纪板本 书之称册 书之称卷 书之称本 书之称叶 书之称部 书之称函 书有刻板之始 刻板盛于五代 唐天祐刻书之伪 刀刻原于金石 板本之名称 版片之名称 刊刻之名义 卷二 书节钞本之始 巾箱本之始 书肆之缘起 刻书有圈点之始 刻书分宋元体字之始 翻板有例禁始于宋人 宋建安余氏刻书 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一 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二 宋陈起父子刻书之不同 卷三 宋司库州军郡府县书院刻书 宋州府县刻书 宋私宅家塾刻书 宋坊刻书之盛 卷四 金时平水刻书之盛 元监署各路儒学书院医院刻书 元私宅家塾刻书 元时书坊刻书之盛 元建安叶氏刻书 广勤堂刻万宝诗山 卷五 明时诸藩府刻书之盛 明人刻书之精品 明人私刻坊刻书 卷六 宋监本书许人自印并定价出售 南宋补修监本书 宋刻经注疏分合之别 宋蜀刻七史 宋监重刻医书 宋刻纂图互注经子 宋刻书之牌记 宋刻本一人手书 宋刻书著名之宝 宋刻书字句不尽同古本 宋刻书多讹舛 宋刻书行字之疏密 宋刻书纸墨之佳 宋造纸印书之人 宋印书用椒纸 宋人钞书印书之纸 宋元刻本历朝之贵贱 卷七 元刻书之胜于宋本 元刻书多用赵松雪体字 元刻书多名手写 元时官刻书由下陈请 元时刻书之工价 明时官刻书只准翻刻不准另刻 明时书帕本之谬 明人不知刻书 明南监罚款修板之谬 明人刻书改换名目之谬 明人刻书添改脱误 明许宗鲁刻书用说文体字 明刻书用古体字之陋 明时刻书工价之廉 明人刻书载写书生姓名 明人装钉书之式 明毛晋汲古阁刻书之一 明毛晋汲古阁刻书之二 明毛晋汲古阁刻书之三 明毛晋汲古阁刻书之四 明毛晋汲古阁刻书之五 明毛晋汲古阁刻书之六 明毛晋汲古阁刻书之七 明毛晋刻六十家词以后继刻者 卷八 宋以来活字板 明锡山华氏活字板 明华坚之世家 明安国之世家 日本朝鲜活字板 颜色套印书始于明季盛于清道咸以后 唐宋人类书刻本 绘图书籍不始于宋人 辑刻古书不始于王应麟 丛书之刻始于宋人 似丛书非丛书似总集非总集之书 宋元明官书许士子借读 宋元明印书用公牍纸背及各项旧纸 明以来刻本之希见 卷九 内府刊钦定诸书 四库发馆校书之贴式 武英殿聚珍板之遗漏 无锡秦刻九经之精善 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之一 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之二 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之三 国朝刻书多名手写录亦有自书者 国朝不仿宋刻经史之缺典 国朝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之优劣 经解单行本之不易得 洪亮吉论藏书有数等 乾嘉人刻丛书之优劣 刻乡先哲之书 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 吴门书坊之盛衰 都门书肆之今昔 卷十 天禄琳琅宋元刻本之伪 坊估宋元刻之作伪 宋元刻伪本始于前明 张廷济蜀铜书范不可据 日本宋刻书不可据 近人藏书侈宋刻之陋 宋元祐禁苏黄集板 宋朱子劾唐仲友刻书公案 明王刻史记之逸闻 朱竹坨刻书之逸闻 明以来之钞本 古人钞书用旧纸 钞书工价之廉 女子钞书 藏书家印记之语 藏书偏好宋元刻之癖 书林清话跋 书林馀话序 书林馀话卷上 书林馀话卷下 书林馀话跋 所引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老叶是很潇洒的一个人,做学问在湖南做到了极致,对目录学颇有研究,家中藏书丰富,可惜老叶被枪毙后被儿子挥霍殆尽。死前的几天好友聚会,赞西瓜图,诗云:芬芳吞六子,冷面藏三刀。座中客人已隐隐感觉不吉。竟然几日后一语成谶。被打了六发子弹方咽下那一丝悠悠老气。玩女人...  

评分

《閑讀札記-茲事體大》 (一) 著述版權,茲事體大,要不然,身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不拘一格之鄭板橋如何會耿耿此語: “如有託名翻板,將平日無聊應酬之作,改竄爛入,吾必為厲鬼,以擊其腦。”-《鄭板橋全集•前刻詩序》 鄭板橋此言乃針對託名假大,亦...  

评分

清末完成的作品,“至今没有同类著作可以取代,仍是一本了解和研究目录版本学的入门必备读物。”是因为这书过于成功?还是因为这个科目过于冷僻?也许两个原因都有吧。 本书读来,可以觉得深奥,不知所云;也可以认为通俗易懂,受益匪浅。书中大量罗列的目录版本学方方面面的...  

评分

《篋底舊藏-莫究藏家緣何賣,但問買家爾讀否?》 說起洛克菲勒、摩根、第一花旗银行、杜邦、波士頓、梅隆、克利夫蘭、芝加哥,這些個上世紀全球赫赫有名的美國八大財團名字,如今有些人讀來會感到很陌生了,是的,其中大多數已經風光不再了,應了那一句老話:“富不過三代”...

评分

老叶是很潇洒的一个人,做学问在湖南做到了极致,对目录学颇有研究,家中藏书丰富,可惜老叶被枪毙后被儿子挥霍殆尽。死前的几天好友聚会,赞西瓜图,诗云:芬芳吞六子,冷面藏三刀。座中客人已隐隐感觉不吉。竟然几日后一语成谶。被打了六发子弹方咽下那一丝悠悠老气。玩女人...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叶的文风,似乎是真性情好学术之人。我隐隐觉得,醉心于学术的清高之人似乎不会对盘剥乡里那么感兴趣的,仍需深究。就书论书,其中之细致博学,由此成为经典。

评分

看叶的文风,似乎是真性情好学术之人。我隐隐觉得,醉心于学术的清高之人似乎不会对盘剥乡里那么感兴趣的,仍需深究。就书论书,其中之细致博学,由此成为经典。

评分

没读完,不是学版本学的料

评分

没读完,不是学版本学的料

评分

看叶的文风,似乎是真性情好学术之人。我隐隐觉得,醉心于学术的清高之人似乎不会对盘剥乡里那么感兴趣的,仍需深究。就书论书,其中之细致博学,由此成为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