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清同治、光绪两朝地方督抚群体结构和人事嬗递状况之梳理,着重分析了同光督抚的特性及其对晚清政局的影响。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和镇压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湘淮集团趁势崛起,而清廷通过“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确立了“湘淮分立”的调控路径。双方博弈的结果,最终导致湘淮集团由同治元年(1862)的全盛时期进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全面衰落的态势,地方实力集团呈现出从湘淮集团向北洋集团转换(1862~1900)的政治格局。
邱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慈禧大Boss,拉一派打一派。全书主要针对的是“督抚专政”观点。在强大的中央政府面前,湘淮两系还是恭恭敬敬的,恭王醇王也是被慈禧玩弄于鼓掌间。
评分略讀。
评分也不是精装的书,为什么定价这么贵
评分对历史资料的选择性阅读和对历史脉络的过度解读,以论证史,貌似信史,实为意淫。晚清政局内轻外重的总体格局是成立的,否则无法解释庚子年间东南互保现象的出现,但清室虽轻,仍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的挑战;地方虽重,但明清两朝的权力分配架构使地方挑战中央的可能绝无。证之明清两朝,帝制稳定时期,无一地方坐大挑战中央之先例。(阅读时间:2019年10月21日-22日;自评:6.9;推荐指数:★★★)
评分略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