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

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邱涛
出品人:
页数:3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1
价格:¥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32893
丛书系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晚清史
  • 清史
  • 政治史
  • 历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军事史
  • 近代史
  • 2018
  • 同光年间
  • 湘淮分野
  • 晚清权力格局
  • 1862-1895
  • 湘军
  • 淮军
  • 清末政治
  • 地方势力
  • 中央与地方
  • 近代中国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对清同治、光绪两朝地方督抚群体结构和人事嬗递状况之梳理,着重分析了同光督抚的特性及其对晚清政局的影响。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和镇压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湘淮集团趁势崛起,而清廷通过“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确立了“湘淮分立”的调控路径。双方博弈的结果,最终导致湘淮集团由同治元年(1862)的全盛时期进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全面衰落的态势,地方实力集团呈现出从湘淮集团向北洋集团转换(1862~1900)的政治格局。

作者简介

邱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目录信息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和人事嬗递/1
第一节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考析/1
第二节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的特性对政局变化的影响/20
第二章 从“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
——清廷对“湘淮分立”权力格局的调控路径/24
第一节 清廷实施“扶淮抑湘”策略的背景/24
第二节 清廷在湘军集团腹地和财赋之区重布权力格局/33
第三章 清廷操控下的“湘淮互制”——李鸿章、左宗棠控制力分析/52
第一节 李鸿章和淮系集团权势变迁/52
第二节 清廷确立和巩固“湘淮互制”的局面/100
第三节 清廷“湘淮互制”策略在中枢权力斗争中继续演化/130
第四章 清廷的天津教案对策与曾国藩之死/141
第一节 天津教案发生后中外的认识分歧和清政府初步的处置原则/142
第二节 清廷处置津案原则的游移与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151
第三节 清廷为不开战端和权力斗争双重目的给曾国藩制造政治难题/154
第四节 慈禧利用清议力量同时打击奕訢、曾国藩/157
第五节 曾国藩的两难困境和陷阱式“解脱”/164
第五章 清廷重建经制军的努力——以晚清经制水师的重建为中心/170
第一节 变或不变:同治年间围绕重建经制水师的斗争/170
第二节 长江水师制度的经制特征/196
第六章 中法战争时期的清廷与湘淮派系权力控制/229
第一节 中法战争前夕派系对清廷越事决策的影响力/229
第二节 中法战争中的军队控制权问题/239
第七章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军队控制权——以陆路战场的若干史事为例/262
第一节 平壤战役中清军军储与叶志超的逃跑/263
第二节 从依克唐阿军看清军的武器装备与怯战问题/269
第三节 清军将领徐邦道的“近代军事才能”和底气问题/273
余 论/278
参考文献/282
附录一 1862~1900年各省区总督履历情况/307
附录二 1862~1900年各省巡抚履历情况/31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考证细密,多有创见,提出晚清中央政府仍然能有效控制地方督抚,有很大启发意义。

评分

评分

对历史资料的选择性阅读和对历史脉络的过度解读,以论证史,貌似信史,实为意淫。晚清政局内轻外重的总体格局是成立的,否则无法解释庚子年间东南互保现象的出现,但清室虽轻,仍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的挑战;地方虽重,但明清两朝的权力分配架构使地方挑战中央的可能绝无。证之明清两朝,帝制稳定时期,无一地方坐大挑战中央之先例。(阅读时间:2019年10月21日-22日;自评:6.9;推荐指数:★★★)

评分

也不是精装的书,为什么定价这么贵

评分

比上一本好读了许多。对晚清朝廷在湘淮集团之间的制衡写的很好,曾国藩天津教案一篇尤是如此,但中央政治斗争和湘淮斗争的联系写的有所不足,易枢一段划分恭亲王醇亲王集团过于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