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的摩罗——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东游的摩罗——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李怡
出品人:
页数:28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4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594177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研究
  • 李怡
  • 日本
  • 现代文学
  • 现代文学研究
  • 比较文学
  • 出版史
  • *中国现代文学卒论
  • 日本体验
  • 中国现代文学
  • 摩罗
  • 东游
  • 文学发生
  • 文化对话
  • 现代性
  • 思想史
  • 跨文化
  • 文学批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晚清到五四,一般被视做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期”,在这一过程当中,日本成为了激活中国作家生存感受、传输异域文化的“中介”。从黄遵宪、梁启超到创造社的几代中国作家通 过留日体验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激活,在一个全新的意义上反观自己的世界,表达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悟,这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作者简介

李怡,男,1966年6月生于重庆,1984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及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阅读现代》《为了现代的人生》《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作为方法的民国》等。

目录信息

引子 / 001
导论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 005
第一章 “新语句”遭遇中的新观念的滥觞
——留日中国知识界的关键词语与关键思想 / 027
一、“民族”的主义与“革命”的排满 / 029
二、“世界”体验与“进化”学说 / 041
三、“新民”理想与“心力”追求 / 059
四、“个人”的理念与“自我”的意识 / 067
五、菊花与刀:词语与文化遭遇的个体差异 / 081
第二章 初识日本与中国文学的“新路” / 087
一、生存实感的引入与中国“新”诗 / 087
二、生存实感的规避与“小说界革命”的曲折 / 100
三、日本艺术资源与中国戏剧改革 / 108
四、中国散文新貌:本土需要与日本经验的契合 / 114
第三章 1907:鲁迅兄弟的深度体验与中国文学的“别立新宗” /130
一、1907 年前后 / 131
二、鲁迅:从体验日本到“入于自识” / 139
三、周作人:体验与日本的“协和” / 166
四、《新生》:孤独的“深度” / 172
第四章 立场与格局的嬗变:
从《甲寅杂志》到《新青年》的思想经验 / 177
一、《甲寅》月刊与现代民族国家体验的嬗变 / 178
二、《新青年》的思想立场与中国新文学的开端 / 186
三、新的“格局”与新的体验 / 197
第五章 挣扎中的“创造”与新文学复杂格局的形成 / 202
一、现代社会漩流中的个人 / 203
二、从挣扎到创造 / 222
三、“文学革命第二期”与新文学复杂格局的形成 / 237
主要参考文献 / 258
附录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266
附录二:博士论文专家评议书 / 267
附录三:导师意见 / 272
附录四:本书涉及重要人物、著作及事件索引 / 273
初版后记 / 279
再版补记 / 28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东游的摩罗——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李怡 引子 王富仁《影响21世纪中国文化的几个现实因素》:以留学生文化为基础的20世纪的中国 从1902年成城学校人学事件到1905年的反对“取缔规则”运动,从纪念“支那亡国”到同盟会的反清斗争,从反对“二十一条”到左翼文艺运动...

评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评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评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评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题目其实很难做,特别是牵涉到近代文学那一块。问题意识还是不错的。强调了“体验”,而不是单纯的借鉴。讲到了明治和大正两个时代的不同,对留学生的影响也不同。

评分

李怡老师的博士论文,读第二遍了。整篇文章以体验为切入点进行比较文学的分析,注重中国现代作家的“日本体验”。外国文学之于中国现代文学不止简单的平行对比,也不是简单的影响研究。而是中国现代作家以自我经历为基础,在留日或留美的过程中,对异域文化的主体感性体验,从而激发了理性思考。此文也启发本人,影响研究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尊重作家主体性为要求的比较文学方法。

评分

关键词一章很有启发性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明治政治青年/大正文学青年 最后一章对创造社的梳理清晰有趣

评分

关键词一章很有启发性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明治政治青年/大正文学青年 最后一章对创造社的梳理清晰有趣

评分

除了没有日文文献外,有些史论还有待深入。但方向感实在太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