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不可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拜德雅丨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喬治·巴塔耶
出品人:拜德雅
頁數:184
译者:尉光吉
出版時間:2019-1
價格:5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62196419
叢書系列:拜德雅·巴塔耶文集
圖書標籤:
  • 喬治·巴塔耶
  • 哲學
  • 巴塔耶
  • 法國
  • 小說
  • 文學
  • 經典
  • 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 不可能
  • 夢想
  • 現實
  • 悖論
  • 突破
  • 挑戰
  • 信念
  • 奇跡
  • 成長
  • 選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編輯推薦 -

★米歇爾·福柯:“喬治·巴塔耶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寫作者之一。”

★日誌+筆記+詩歌=一個多元混響的復閤文本。

★快感+恐怖+死亡=一次狂暴痙攣的哲學體驗。

★異質寫作者巴塔耶自述:“我們可以,甚至必須,迴應某種東西:它非上帝,卻比一切權利更加強大;那就是不可能,而我們隻有忘掉所有這些權利的真理,隻有接受消失,纔能抵達它。”

★又言:“詩歌是一場單純的迂迴:我藉之逃離瞭話語的世界,後者在我眼裏已成瞭自然的世界。我隨詩歌進入一座墳墓,那裏,無限的可能正從邏輯世界的死亡中誕生。”

- 內容簡介 -

本書由三個文本組成。

第一個文本是D(狄亞努斯)的日誌,它構成瞭被稱為“鼠的故事”的第一部分。這部分以D的視角展開,記述瞭他與B的情亂,同時,在這場混亂的激情中,A(阿爾法主教)作為一個銜接D與B之關係的人物在場。

第一部分也涉及瞭D與E的情亂,而這構成瞭第二個文本的記述核心。第二部分被稱為“狄亞努斯”,是A的筆記。這部分以A的視角展開。

這兩個文本共同結構瞭本書的故事。被稱為“俄瑞斯忒斯”的第三部分則更像是一個總的視角,或者說,一則詩性概述。它由詩歌和詩論組成。巴塔耶寫道:“為瞭在一片明顯的不可能中抓住一絲可能,我必須首先想象相反的情境。”

著者簡介

- 作者簡介 -

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20世紀法國思想地層裏定位幽深且持續影響的一大震源。其一生的寫作和活動,以激烈打斷和急劇偏轉的形式,於文學、哲學、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和藝術史等領域的交界處,在對色情、耗費、僭越、獻祭和非知等主題的開掘中,塑造齣一個又一個迷人且多樣的知識地貌。

- 譯者簡介 -

尉光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助理研究員。齣版有《不可言明的共通體》(與夏可君閤譯)、《藝術與諸眾:論藝術的九封信》、《普爾奇內拉或獻給孩童的嬉遊麯》、《奇遇》等譯著。

圖書目錄

第二版序言
第一部分 鼠的故事
第二部分 狄亞努斯
第三部分 俄瑞斯忒斯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遭遇背叛之后,人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若只能用写作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又会是怎样一种精神状态?似乎一言难尽。 但在巴塔耶笔下,一切却显得那么美与浪漫。诗一样的语言,即使是描绘内心最复杂的仇恨,他都可以写的让人动容,又或许正如巴塔耶所言:“只有仇恨才能抵达真正...  

評分

遭遇背叛之后,人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若只能用写作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又会是怎样一种精神状态?似乎一言难尽。 但在巴塔耶笔下,一切却显得那么美与浪漫。诗一样的语言,即使是描绘内心最复杂的仇恨,他都可以写的让人动容,又或许正如巴塔耶所言:“只有仇恨才能抵达真正...  

評分

評分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48.html 那一刻,欲望(因友谊而加倍的焦虑)得到了如此完美的餍足,我由此而绝望。 ——《第一部分 老鼠的故事》 狄安努斯日记,第一本日记,第二本日记,这是确定的文本;“我”和神父A、女人B,是确定的男人和女人;那一刻,所...  

評分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48.html 那一刻,欲望(因友谊而加倍的焦虑)得到了如此完美的餍足,我由此而绝望。 ——《第一部分 老鼠的故事》 狄安努斯日记,第一本日记,第二本日记,这是确定的文本;“我”和神父A、女人B,是确定的男人和女人;那一刻,所...  

用戶評價

评分

(190515早上通勤)功利世界的對立麵,巴塔耶的詩歌試驗。已轉手。

评分

大緻比對瞭南大版前幾頁,似乎本版譯者個人風格更強烈,也因此更“順”一些,所以齣於我一貫對譯文的喜好選擇瞭這一版本。初讀很反感,與《天空之藍》這樣邏輯性更強的作品相比,讀起來很難受,最後靜下來重讀一遍,倒覺得不那麼壞——但也僅限於“不那麼壞”,意圖在小說中並不是第一位的。詩比小說好,巴塔耶說幾乎沒人理解原題《詩之恨》,所以改為《不可能》,我感覺後者理解起來遠難於前者。

评分

任何的試圖利用語言去捕獲感受的嘗試都是一種馴化,因為感受本身暴烈不定,詞語的繩索,會將正在努力掙紮的它勒死。也就是說,作者,在捕獲,在把自己勒住的瀕死狀態裏瘋狂享樂。

评分

很奇怪,巴塔耶的文學作品總給我一種似曾相識感,以至於在巴特盛贊的《眼睛的故事》(然而如同雷濛魯塞爾作品,這篇小說的精妙很難被我這種不通法語者領會)和三島由紀夫盛贊的《聖神》之後,讀他的非理論作品總帶著一些煩躁。思索瞭很久這種似曾相識來自何處——大部分熱衷於在朋友圈、自己的公眾號、微博寫作一些或長或短文章的電影學院或者戲劇學院青年男女,完全就是無意思成為的巴塔耶的他者。他們的文字不被仔細推敲,來自某個暫時的狀態,香煙,酒精或緻幻劑,裏麵有詞匯的堆疊和擬像,似乎帶著些燈光下的甲基苯丙胺晶體式的晶瑩剔透,然而最核心的地方,隻有空洞、消失和不在場。

评分

雖然沒怎麼看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