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精神與魅力

蘇珊·桑塔格:精神與魅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索·恩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德]丹尼爾•施賴伯
出品人:索·恩
頁數:412
译者:郭逸豪
出版時間:2018-11-30
價格:62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0137355
叢書系列:索 • 恩(Thorn Bird)
圖書標籤:
  • 蘇珊•桑塔格
  • 傳記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丹尼爾•施賴伯
  • 2018
  • 索恩
  • 文化
  • 蘇珊·桑塔格
  • 思想傢
  • 文學批評傢
  • 女性主義
  • 知識分子
  • 文化評論
  • 哲學
  • 寫作
  • 精神領袖
  • 魅力人格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目前唯一完整記錄桑塔格一生的傳記。作者描繪瞭一個迷人女作傢充滿矛盾和衝突的一生,呈現齣一個完整豐滿的桑塔格,也反映瞭美國社會當時動蕩的文化變革現象。一個知識界偶像輝煌曆程的再現。

我跳舞時很快樂。

"I'm happy when I dance."

——蘇珊•桑塔格

施賴伯清楚地認識到,桑塔格是多麼完美地經曆瞭“流行與政治談話”“馬爾庫塞和沃霍爾”“性和魅力”的時代。——《時代》(Die Zeit)

一幅齣色的、均衡的肖像畫。——《法蘭剋福評論》(Frankfurter Rundschau)

這是關於她的生活和作品的最佳導論。——《南德意誌報》(SuddeutscheZeitung)

這是對智識化的紐約最吸引人的描繪。——《法蘭剋福周日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

一部乾脆利落、客觀冷靜的傳記作品。——《齣版人周刊》

一部關於一位知識界明星的敏感而又清晰的傳記。——科剋斯書評

通過紀念桑塔格的多個維度,來捕捉她的一生和精神,無疑是一項不朽的工作,但是……施賴伯卻用這部人們期待已久的《蘇珊•桑塔格:道德與良知》優雅地完成瞭它。——Brain Pickings 博客網站

一部生動的、讓人著迷的人生故事。——《同性戀評論》

簡潔明快、通俗易懂,這部傳記幫助解釋瞭為什麼說桑塔格是一位喜好眾多、極具天賦和吸引力至今不減的作傢。——《哥倫布電訊報》

強烈推薦。——《選擇》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丹尼爾•施賴伯(Daniel Schreiber)曾在柏林和紐約學習文學和比較文學、戲劇、斯拉夫語文學和錶演學,並為《日報》(Tageszeitung)、《今日劇院》(Theater heutet)、《星期五》(Freitag)和《法蘭剋福評論》(Frankfurter Rundschau)等媒體寫作。目前生活在柏林。

【譯者簡介】

郭逸豪,法學博士,畢業於羅馬第二大學,現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律史研究所擔任講師。

圖書目錄

一個所謂童年的迴憶(1933-1944)
發明蘇珊桑塔格(1945-1948)
學院迷情(1949-1957)
巴黎,一段羅曼史(1958-1959)
在紐約的關係網中(1959-1963)
坎普(1964)
先鋒風格(1965-1967)
激進的時髦(1967-1969)
鏡頭背後(1969-1972)
半流亡(1972-1975)
疾病王國(1975-1979)
最後的知識分子(1980-1983)
小型政治(1984-1988)
重返魔山(1989-1992)
精神先鋒劇場(1993-1997)
生命和死後生命(1998-2001)
他人的痛苦(2001-200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前天看完她罹患癌症的一章后,这种已经事先知晓的事实却让自己翻不开下一页,只在动态记下含糊的读后感:“此刻只剩下一种偷窃的情感,想把她的痛苦都偷过来,甚至是她的一生,即使这相比于我对她而言是更不公平的”,可是最后,我却没有按下发表按钮。(图1) 昨天看到文字记...

評分

前天看完她罹患癌症的一章后,这种已经事先知晓的事实却让自己翻不开下一页,只在动态记下含糊的读后感:“此刻只剩下一种偷窃的情感,想把她的痛苦都偷过来,甚至是她的一生,即使这相比于我对她而言是更不公平的”,可是最后,我却没有按下发表按钮。(图1) 昨天看到文字记...

評分

前天看完她罹患癌症的一章后,这种已经事先知晓的事实却让自己翻不开下一页,只在动态记下含糊的读后感:“此刻只剩下一种偷窃的情感,想把她的痛苦都偷过来,甚至是她的一生,即使这相比于我对她而言是更不公平的”,可是最后,我却没有按下发表按钮。(图1) 昨天看到文字记...

評分

前天看完她罹患癌症的一章后,这种已经事先知晓的事实却让自己翻不开下一页,只在动态记下含糊的读后感:“此刻只剩下一种偷窃的情感,想把她的痛苦都偷过来,甚至是她的一生,即使这相比于我对她而言是更不公平的”,可是最后,我却没有按下发表按钮。(图1) 昨天看到文字记...

評分

前天看完她罹患癌症的一章后,这种已经事先知晓的事实却让自己翻不开下一页,只在动态记下含糊的读后感:“此刻只剩下一种偷窃的情感,想把她的痛苦都偷过来,甚至是她的一生,即使这相比于我对她而言是更不公平的”,可是最后,我却没有按下发表按钮。(图1) 昨天看到文字记...

用戶評價

评分

桑塔格的一生有過五位女性,四位男性,讀過這部傳記,配閤服用紀錄片《關於蘇珊桑塔格》效果更佳,再讀兩本日記就更明確瞭。

评分

2019071:桑塔格曾說過:“我把自己看作一場古老的戰役中一位披掛著一身簇新鎧甲登場的武士:這是一場對抗平庸、對抗倫理上和美學上的淺薄和冷漠的戰鬥。”這本傳記即呈現瞭桑塔格作為一名鬥士的一生以及她一生中的思想結晶,這種好戰的鬥士姿態,也就是本書譯者所說的“捍衛”,在迴環往復的時代潮流中,始終“捍衛嚴肅寫作,捍衛精神生活,捍衛‘不死性’”。不僅是與平庸世界的對抗,更是與自我的抗爭,在時代精神的更替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唯一相同的是,她從畏懼站在所有人的對立麵。桑格塔第三次患癌後的人生最後時光,可以和《暮色將至》對照著看,無往不勝的桑特格在死亡麵前也像動物一般驚恐,她不相信自己也是會死的。她用她的智識完成瞭她的不死性,那個“讓人覺得她仿佛昨天纔齣生,還有整個世界等待去探索”的桑塔格,不會死去

评分

早期的桑塔格依靠其散文成為她那個時代文化理論辯論中最重要的聲音之一,在其散文之外,她還以電影製作人、戲劇導演、劇作傢和小說傢的身份享譽全世界。同時,桑塔格主要以其對流行文化的坦率態度而為人所知,她以同樣的理論工具——以及同樣的熱忱——如弗裏德裏希•尼采,來分析至上女聲組閤的音樂。

评分

是一本很冷靜清晰的傳記。“她從未停止成為那個她自稱的‘世界的批判者’。”她有她的局限性,但是她嚮來不安於此。

评分

個人是不愛讀傳記的,對人背後的私人生活沒有興趣,更不願意接受傳記作傢審美視角下的當事人,但施賴伯提供瞭傳記寫作的另一個視角,即“它是由自己或者生活本身寫成,由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自相矛盾的精神生活寫就,並且曾經有人經曆過這種生活”,也讓這本書的寫作極盡冷靜客觀,展現齣一種“桑塔格風格”;另,在桑塔格緊鑼密鼓的精神締造之外對名聲、社交的熱情度是我對這樣一個審美前衛的知識分子的不解之處,我以為聰慧如桑塔格,會瞧不上蕓蕓眾生對她的肯定,在這裏作者也提供瞭一種說法,即桑塔格與名聲之間一種近乎色欲的關係,去“模仿”、“感受”、“成為”;另,能看到一個被桑塔格所創造的看似純粹的精神王國背後的不安全感,甚至怯懦,以及它們的來源;最後,感覺施賴伯個人更欣賞瑪麗麥卡锡,好想看他寫一本瑪麗麥卡锡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