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又怎能看清我們的過去和未來!
自人類第一次用步伐丈量大地,探索空間的欲望就從未停止。“我們在哪裏?”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答案卻總是暫時性的,不斷被新的常識更替。
在早期文明中,先人用神話確立“哪裏”的最初答案。在青銅器時代,人們已經勾勒齣復雜美麗的地圖,並且能夠利用星星找到方嚮。在中世紀,計算和導航工具更加完善,一個新大陸的發現更徹底改變瞭我們對“哪裏”的概念,隨之而來的探索迅速填滿瞭古老羊皮紙地圖上的空白。在當今時代,望遠鏡拉近瞭我們與天空的距離,新的行星被發現。星星變成星係,星係匯成星河,匯入無涯的宇宙。但仍不斷有新的理論重塑著宇宙的輪廓。
過往的理論或被證實,或被推翻,“哪裏”這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卻依然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吸引“後來的我們”去發現,去留下新的足印。
【作者簡介】
托馬斯•馬卡卡羅:天文物理學領域權威,意大利天體物理學傢。曾任ESO委員會主席、布雷拉天文颱實驗室負責人和意大利國傢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在《科學》《天體物理學雜誌》《皇傢天文學學會月報》等國際期刊雜誌上發錶文章250餘篇。
剋勞迪奧•M.達達裏:享譽世界的曆史學傢。畢業於米蘭大學中世紀曆史專業,以研究歐洲曆史及人類發展史見長。著有《歐洲文明發展史》等作品。
【譯者簡介】
尹鬆苑,西安外國語大學畢業,先後在北京語言大學、米蘭聖心大學進修,獲得意大利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曾做過報社記者、編輯,現專職從事翻譯工作。
这本书不是宇宙时空的历史,而是人类对其生存空间的认知发展史。篇幅简略,但线索十分庞杂。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每处标志性的认知上升节点,都是寥寥几笔,简明地勾画出当时的人物和事件。这些人物和史实之间又隐隐相连,朝代更迭,技术发展,宗教改革,时代变迁,推动人类更...
評分夏夜,看着天空布满了星星,感觉特别的奇妙,人类更显得渺小,总是想了解一些天文的知识。如今的夜晚,在灯火通明的大城市,已经看不到满天星星了,也就更加想了解天文方面的知识。 在《空间简史》这本书里,作者对人类探索天文的历史,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述。让我们翻开这本书,...
評分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永远停止了思考。对于个人而言,他的时间终止了,但他的思想却永远不会消失,他的著作《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必将成为科学史上永恒的里程碑,让人们了解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一件多么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并继...
評分很久之前曾拜读过史蒂芬·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在书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物理的奇妙,他让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无形中拉近了普通人范畴与专业研究领域的距离。最近闲暇之余又研读了《空间简史》一书,这是一本与《...
評分起瞭一個大氣的名字,大概要比附《時間簡史》。但此書過於概略,史的部分乾癟無趣,科學的部分又浮光掠影,談不到深入淺齣。隻得勉強看完。我讀書看來是有毛病的,拿起便放不下也。
评分3.5星。主題有趣,但是寫的太平淡瞭,主要內容是人類對空間、維度的認知的拓展,從早期隻能認知二維空間,連方位都無法錶達,經過一代代努力最終走嚮宇宙。這是個不錯的題目,但作者的錶述方式不精練,主要依靠羅列重要哲學傢、科學傢的成果和重大科學發現的內容,而不是對不同階段的空間維度認知的哲學意義或曆史影響進行深入探討,也沒有圖錶,所以直到最後也沒有形成獨到的深刻的觀點,拿新的科學猜想來作結瞭事。當然,可能這是因為篇幅有限,不足以處理如此龐大的科學史問題,所以用來翻閱一下也就可以瞭。
评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又怎能看清我們的過去和未來?!
评分很多看不太懂,但是對於宇宙的探索曆史鋪墊的很順,原來謝爾頓研究的弦理論是這個呀
评分3.5星。主題有趣,但是寫的太平淡瞭,主要內容是人類對空間、維度的認知的拓展,從早期隻能認知二維空間,連方位都無法錶達,經過一代代努力最終走嚮宇宙。這是個不錯的題目,但作者的錶述方式不精練,主要依靠羅列重要哲學傢、科學傢的成果和重大科學發現的內容,而不是對不同階段的空間維度認知的哲學意義或曆史影響進行深入探討,也沒有圖錶,所以直到最後也沒有形成獨到的深刻的觀點,拿新的科學猜想來作結瞭事。當然,可能這是因為篇幅有限,不足以處理如此龐大的科學史問題,所以用來翻閱一下也就可以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