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现代中国

翻译与现代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稀方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6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1324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翻译研究
  • 赵稀方
  • 翻译史
  • 翻译
  • 翻譯
  • 百年中国
  • 現代
  • 现当代文学
  • 翻译
  • 现代中国
  • 语言文化
  • 文化交流
  • 思想传播
  • 社会变迁
  • 学术研究
  • 中外对话
  • 翻译史
  • 中国现代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文化研究的方法,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翻译文学史。内容涉及传教士的翻译,晚清文学和思想的演变、五四时期现代翻译的形成、1949年前后翻译的转折、新时期以后文化的构建,还涉及海外的现代主义汉语翻译。试图从翻译的视角,描述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和协商的过程,呈现中国现代性的构建过程。较之于主流的现当代文学及思想研究,这是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上编
从政治实践到话语实践
——明清“译名之争”
天演与公理
——《天演论》与《民约论》
文化的碰撞与协商
——《毒蛇圈》的翻译
现代翻译的形成
——《新青年》的翻译
另类现代性的建构
——《学衡》的翻译

下编
翻译的当代转型
——从延安整风到知识分子改造
现代主义的海外接续
——香港《文艺新潮》的翻译
新时期的思想复苏
——“名著重印与人道主义”
性别的误区
——女性主义的翻译构建
俄苏文学的光明梦
——俄苏文学的翻译
中国翻译研究落后多少年?
——《红与黑》翻译论争的启示

别是一家(何夕)
——赵稀方的学问之道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上下两编更能看出历史分水岭前后的天壤之别。好的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真是越发稀少了。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除了写建国初期翻译活动的这一篇,大部分内容还是很熟悉的,新的观点也不多。不过,赵老师文风幽默,可读性很强,故此五星。

评分

大部分章节来自于《翻译现代性》和《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两本旧书,晚清“五四”部分增添了对“学衡”派建构的“另类现代性”的发现,当代部分增加了对翻译的当代转型和海外接续的考察。晚清部分最有意思。

评分

只读了上编,手民误植有点严重。于我有用的是译名之争那篇,严复那篇,与《新青年》那篇中周氏兄弟部分。“严复在这里把第一人称改成了第三人称,这个看似微小的人称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不再是赫胥黎在叙述,而是译者严复在叙述,赫胥黎成了被叙述的对象。译者站在更高的全能立场上,介绍、修正和评述赫胥黎。”p37 “鲁迅后来的解释更加明确:‘我们岂不知那时的俄罗斯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自然,这种阶级论的视野已经是后来的追述了。”p137 这两处叙事学眼光蛮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