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石

語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葉昌熾
出品人:
頁數:36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7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818198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石刻
  • 文獻學
  • 金石學
  • 金石學
  • 葉昌熾
  • 金石
  • 曆史
  • 2018
  • 語言藝術
  • 文字賞析
  • 文學評論
  • 漢語錶達
  • 古典文學
  • 閱讀指導
  • 語言美學
  • 寫作技巧
  • 文化內涵
  • 思維訓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語石》十捲,以葉昌熾原刻本為底本進行點校。參校其他各本詳見本書整理說明。

《語石》一書,既是古代石刻學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石刻學的開山之作。該書結構嚴謹,布局精巧,從內容詳略到捲次篇幅都經過瞭作者的細緻安排。杜澤遜教授在《文獻學概要》一書中評價《語石》“之於石刻學猶葉 德輝《書林清話》之於古書版本學,而精謹或過之”。

作為我國石刻研究領域的第一部通論性著作,時至今日,《語石》確定的研究範疇和構建的理論體係仍為石刻學者所沿用。

《語石》的撰寫始於光緒庚子年(1900),次年完成初稿,其後不斷進行修改,直至最終定版印行。

全書分十捲,四百八十四則,近二十萬字。捲一以朝代為序,概述曆代石刻;捲二以地域為彆,分述各省石刻,兼及域外;捲三至捲五分論石刻的形製與類型;捲六介紹石刻的義例;捲七至捲八列述石刻的書人與書體;捲九條析碑文的範式;捲十討論石刻的傳播與鑒藏。

在本書齣版之前,《語石》的點校本有三個:一是1994年中華書局齣版陳公柔、張明善點校本《語石 語石異同評》;二是1995年今日中國齣版社齣版韓銳《語石校注》;三是1998年遼寜教育齣版社齣版王其禕點校本《語石》(收入《新世紀萬有文庫》)。以上三書俱已絕版多年。

著者簡介

葉昌熾,字鞠裳,號緣督廬主人。祖籍浙江紹興,其高祖時舉傢遷入江蘇長洲。葉氏生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同治四年(1865),就讀正誼書院。九年(1870),應馮桂芬之邀入《蘇州府誌》編纂局,分纂《府誌》公署、學校、壇廟、寺觀、釋道五門。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及第,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纍至侍講。二十八年(1902),任甘肅學政。三十二年(1906),清廷廢科舉,裁學政,葉氏遂乞歸故裏,讀書自遣。民國六年(1917),卒於傢。著有《藏書紀事詩》、《語石》、《寒山寺誌》、《邠州石室錄》、《緣督廬日記》等。

在葉氏眾多的傳世著作中,以《藏書紀事詩》、《語石》最為後世所稱道。

圖書目錄

語石目録
捲第一
1.1三代古刻一則
1.2秦一則
1.3漢一則
1.4後漢一則
1.5三國魏蜀吳二則
1.6晉二則
1.7南朝一則
1.8北朝四則
1.9燕秦諸國一則
1.10隋四則
1.11唐十四則
1.12唐僭號一則
1.13五季一則
1.14南漢一則
1.15前後蜀一則
1.16吳越一則
1.17南唐一則 附楊吳 閩王氏 北漢劉氏 楚馬氏
1.18宋四則
1.19南宋二則
1.20偽齊一則
1.21遼金五則
1.22西夏二則
1.23吐蕃一則
1.24元四則
1.25淮張一則
1.26明一則
1.27國號書法一則
1.28杜撰年號一則
捲第二
2.1宋元碑難得一則
2.2總論各省石刻一則
2.3求碑宜因地一則
2.4陝西石刻三則
2.5直隸四則
2.6山東五則
2.7山西三則
2.8甘肅三則
2.9河南二則
2.10四川三則
2.11江南四則
2.12浙江四則
2.13安徽二則
2.14江西二則
2.15福建三則
2.16湖南二則
2.17湖北三則
2.18廣東三則
2.19廣西二則
2.20雲南一則
2.21貴州一則
2.22奉天一則
2.23和林一則
2.24五嶽一則
2.25四瀆一則
2.26朝鮮三則
2.27日本二則
2.28安南二則
2.29歐斐兩洲二則
捲第三
3.1論碑之名義緣起一則
3.2碑穿二則
3.3碑額七則
3.4碑陰五則
3.5碑側三則
3.6穿中刻字一則
3.7螭首題字一則
3.8論碑帖之分一則
3.9立碑總例一則 附德政碑
3.10石經二則
3.11字書小學四則
3.12封禪一則
3.13詔敕五則
3.14符牒四則
3.15書劄一則
3.16格論一則
3.17典章一則
3.18譜係二則
3.19界至四則
捲第四
4.1詩文一則
4.2墓誌十八則
4.3塔銘二則
4.4浮圖一則
4.5經幢八則
4.6刻經八則
捲第五
5.1造象十二則
5.2畫象五則
5.3地圖一則
5.4橋柱二則
5.5井闌一則
5.6柱礎二則
5.7石闕一則
5.8題名八則
5.9摩厓一則
5.10買地莂二則
5.11投龍記一則
5.12神位題字一則
5.13食堂題字一則
5.14醫方一則
5.15書目一則
5.16吉語一則
5.17詛盟二則
5.18符籙一則
5.19璽押一則
5.20題榜一則
5.21楹聯一則
5.22石人題字一則
5.23石獅子題字一則
5.24石香爐題字一則
5.25石盆題字一則
5.26石刻雜體一則
捲第六
6.1總論撰書一則
6.2碑版文體二則
6.3詩體一則
6.4兩人閤撰一碑一則 附一石兩文
6.5碑文襲舊二則
6.6碑文求新一則
6.7輯録碑文一則
6.8碑版有資考訂一則
6.9碑版有資風教一則
6.10總論撰書題款二則
6.11撰人題款二則
6.12書人題款二則
6.13篆額題款一則
6.14撰書位次三則
6.15撰書人稱謂一則
6.16父子撰書一則
6.17兄弟撰書一則
6.18撰書人稱字稱彆號二則
6.19畫人一則
6.20刻字五則 模勒附
6.21一人兼書篆鐫一則
6.22石工一則
6.23施石一則
6.24選石一則
6.25古碑先立後書一則
6.26建造樹立一則
6.27歲時月日例一則
6.28打本一則
捲第七
7.1總論南北朝書人一則
7.2總論唐書人一則附碑選
7.3褚顔書所自齣一則
7.4薛純陁一則
7.5趙模殷令名魏棲梧一則
7.6於立政高正臣一則
7.7竇懷哲一則
7.8暢整一則
7.9諸葛思楨一則
7.10歐陽通一則
7.11薛稷薛曜一則
7.12沮渠智烈一則
7.13王紹宗一則
7.14裴漼宋儋一則
7.15鍾紹京一則
7.16蕭誠一則
7.17呂嚮一則 附趙鼕曦賀知章孫季良鹹廙
7.18張旭一則
7.19嚴武一則
7.20張少悌一則
7.21田穎一則
7.22陳懷誌陸長源李紳一則
7.23韋縱鬍証一則
7.24竇臮一則
7.25王縉一則附荀望
7.26王士則一則
7.27鄭雲逵一則
7.28陳諫一則
7.29張從申一則
7.30竇易直一則 附竇鞏鄭餘慶
7.31張誼一則
7.32柳宗元劉禹錫一則
7.33瀋傳師一則
7.34裴休一則
7.35範的一則
7.36鄔彤奚虛己鬍季良一則 附陸展金貞等
7.37王行滿吳通微蘇靈芝一則
7.38唐人分書名傢一則
7.39唐人篆書名傢一則
7.40唐人工書者多湮沒不傳一則
7.41唐碑上品一則
7.42總論五季書人一則
7.43總論宋初書人一則
7.44王著一則
7.45楊虛己一則
7.46歐陽文忠一則
7.47石曼卿秦少遊王晉卿一則
7.48呂升卿一則
7.49薛紹彭一則
7.50劉次莊王同老一則
7.51蔡京蔡卞二則
7.52薛昂李邦彥一則
7.53趙明誠一則
7.54米友仁一則
7.55李彌大一則
7.56範文穆陸劒南一則
7.57硃文公一則
7.58張即之一則
7.59李曾伯一則 附趙公碩康肅 張本中
7.60宋人書精品一則
7.61總論遼金書人一則
7.62總論元書人一則
捲第八
8.1唐宋宸翰五則
8.2宗藩二則
8.3名臣二則
8.4名儒一則
8.5詩人一則
8.6武人一則
8.7奸臣三則
8.8奄人二則
8.9婦人一則
8.10緇流二則
8.11羽冠一則
8.12仙蹟一則
8.13外國人書一則
8.14鄉先哲書二則
8.15集王一則
8.16集諸傢書一則
8.17集歐集褚集顔集柳一則
8.18各人分書二則
8.19一碑兩人書一則
8.20各體書二則
8.21篆籀二則
8.22飛白一則
8.23分隸三則
8.24行草二則
8.25契丹西夏女真濛古畏吾兒唐古忒書一則
8.26唐梵二則
8.27大小字一則
8.28一碑字體大小不同一則
8.29彆體三則
8.30數目大寫字三則
捲第九
9.1陽文一則
9.2反文一則
9.3迴文一則
9.4左行一則
9.5橫列三則
9.6團欒環刻一則
9.7碑文脫譌塗乙旁注一則 附夾注掛線擠寫
9.8擡頭三則
9.9棋子方格一則 附橫線直線雙單線
9.10空格待填一則
9.11避諱五則
9.12填諱一則
9.13高曾書法一則
9.14妄人題字一則
9.15碑末題字變例一則
9.16碑石拓損受病不同一則
9.17近拓勝舊拓一則
9.18碑厄二則
9.19添刻書撰人一則
捲第十
10.1古碑一刻再刻三則
10.2摹本一則
10.3贋本一則
10.4補刻一則
10.5古碑已佚復齣一則
10.6碑重舊拓二則
10.7孤本一則
10.8雙鉤本一則 附木本廓填本
10.9縮臨本一則 附攝影本石印本
10.10殘本足本二則
10.11精拓二則
10.12觀紙墨知何省拓本一則 附硃拓藍拓
10.13裝池五則
10.14帖架一則
10.15封禁碑文一則
10.16著録一則
10.17金石圖一則
10.18校釋碑文一則
10.19殘石位置一則
10.20護惜古碑一則
10.21藏石一則
10.22訪碑圖一則
10.23碑估一則
10.24碑俗名一則
10.25隋唐以下金文二則
10.26木刻一則
10.27瓷刻一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必讀吧

评分

容量太大,沒有注不好懂。書太雅瞭,可先前已有《校注》本,除瞭個彆零碎校記外,不知道整理者究竟做瞭什麼工作...

评分

極好

评分

必讀吧

评分

陝西訪碑前補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